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记者邱海鸿 江苏扬州疫情依然严峻复杂,为了减少人员流动,不少居民配合防控规定、选择了“足不出户”。那么,居家期间选择怎样的运动方式,来提高自身免疫力呢? 对此,在8月11日举行的扬州疫情防控专题发布会上,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费文勇表示,疫情期间,还是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居家锻炼方法,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加强防护。锻炼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居住条件等,选择合适运动项目,制定运动计划。 比如,青少年可以选择强度偏大的运动,如跳绳、引体向上、仰卧起坐、俯卧撑、原地高抬腿跑等。 健康成年人可以选择平板支撑、健腹轮、哑铃操、靠墙深蹲、瑜伽等运动,保持肌肉强度和柔韧性。 老年人则应选择强度较小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健身操等。 另外,居家运动要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包括身体及环境的准备。运动前要适当热身,因为目前是夏季,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补充水分。 此外,因为是居家锻炼,家里空间较为狭小,注意避免与家具磕碰受伤,同时注意不要伤及家人。 运动过程中建议保持室内外空气流通,减少室内病菌的聚集。同时,运动的时间点也很重要,尽量不要在大家休息的时间运动,以免产生噪音,影响他人休息。 “要注意运动量的控制。”费文勇说,运动量并非越大越好,运动过量会使身体受到损害,反而影响健康。一般剧烈运动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舒缓的运动也尽量不要超过60分钟,以自身微微出汗为宜。普通人每周最好进行5次左右的规律运动为最佳频率。 费文勇提醒,运动后通常会大量出汗,不宜立刻开启空调降温、或者调低空调,容易感冒或者造成肌肉痉挛,建议出汗后温水冲澡,及时更换衣物,既可以缓解肌肉紧张状态,也可减少感冒的发生。同时,注意休息和睡眠,充分的休息结合科学的运动才能保证我们身体的各项机能的平衡。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sushizx.com/jsfz/1357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