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保部部長陳吉寧昨日透露,將啟動全國土壤污染狀况詳查,「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十條)也即將出台。空污方面,他則談到,去年全國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50微克/立方米,超標42.9%,部分城市空氣品質「有所反彈」。 土壤污染問題突出 昨日上午,《國務院關於年度環境狀况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况的報告》提請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這是新環保法實施以來,環保部首次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專項工作報告。 陳吉寧表示,中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已達到或接近上限,生態環境特別是大氣、水、土壤污染嚴重,已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內地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為16.1%,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1.2%、2.3%、1.5%和1.1%,耕地土壤點位超標率為19.4%。長三角、珠三角、東北老工業基地等部分區域土壤污染問題較為突出,西南、中南地區土壤重金屬超標範圍較大。 陳吉寧介紹,目前環保部門已在10個省份啟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示範項目。支持38個重金屬重點防控區域開展綜合防治示範。持續開展農產品產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普查,涉及16.23億畝。在長株潭地區實施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及農作物種植結構調整試點,涉及萬畝。在新疆、甘肅等6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農膜回收利用示範,約涉及萬畝。 就全國土壤污染狀况詳查一事,他透露,以農用地和建設用地為重點,實行分級分類管控。完成土壤環境品質國控監測點位設定,建立土壤環境基礎資料庫。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推進治理與修復試點示範。 尚無「毒地」資料庫 據悉,內地目前尚無「毒地」資料庫,污染詳細情况缺失,對於土壤保護和污染治理,缺乏法律和有力的行動計劃,修復標準也缺乏全國統一的原則規定,這些都制約了土壤污染治理。 此外,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藍虹曾撰文指出,即使對污染土壤采取成本最低的植物修復法,耕地修復所需資金總額也將高達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與之相比,財政部日前公布的土壤污染防治專項資金預算僅96.89億元。 針對土壤修復,專家建議仿照美國建立「超級基金」治理污染場地,也有人建議從土地出讓金中抽成來保障土壤污染治理的資金來源。但一切尚未形成定論。 部分地冬季霧霾頻發 談到空氣問題,陳吉寧表示,部分地區冬季霧霾天氣頻發高發、臭氧污染問題日益增多。去年的空氣品質,中國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73個城市達標,占21.6%。顆粒物為主要污染因子,PM2.5和可吸入顆粒物作為首要污染物的超標天數占總超標天數八成多。臭氧為首要污染物的占總超標天數的16.9%。 他強調,目前空氣品質的另一個特點是「區域不平衡,部分城市有所反彈」。珠三角空氣品質改善幅度最大,區域PM2.5平均濃度為34微克/立方米,首次達標。鄭州、烏魯木齊、濟南PM2.5濃度在年同比下降后,年又有反彈;同時,還有70個城市可吸入顆粒物濃度不降反升。 中科医院曝光白癜风专科医院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sushizx.com/jsmt/661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