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晚期能治愈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946745.html
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常识相关考点是“地震波”。 地震波是由地震震源向四处传播的振动,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周辐射的弹性波。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纵波(P波)、横波(S波)(纵波和横波均属于体波)和面波(L波)三种类型。地震发生时,震源区的介质发生急速的破裂和运动,这种扰动构成一个波源。由于地球介质的连续性,这种波动就向地球内部及表层各处传播开去,形成了连续介质中的弹性波。 传 播 类 型 1、纵波 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 2、横波 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 3、面波 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应 用 领 域 地震、地球物理学家和工程师使用地震仪、检波器来纪录地震波,早期的仪器使用钟摆原理和类比信号纪录地震波,近代的仪器则使用压晶体管和数位信号处理地震波。地震波在介质改变时会有不同的传递速度,并在交界面上产生折射、反射等行为,这些特性被用来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 主 要 种 类 地震波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表面波,一种是实体波。表面波只在地表传递,实体波能穿越地球内部。 1、实体波:在地球内部传递,又分成P波和S波两种。 2、表面波:浅源地震所引起的表面波最明显。表面波有低频率、高震幅和具频散的特性,只在近地表传递,是最有威力的地震波。 刷 题 巩 固 例题: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下列关于地震波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地震波是一种机械运动的传布,产生于地球介质的弹性 B、纵波是推进波,最先到达震中 C、横波是剪切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 D、面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科技常识,主要考查地理常识的相关知识点。 地震波是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周辐射的弹性波。地球内部存在着地震波速度突变的基干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 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 A项正确,地震波是由地震震源向四处传播的振动,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周辐射的弹性波,产生于地球介质的弹性。 B项正确,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 C项错误,横波是剪切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的是纵波。 D项正确,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 本题是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END 选择公考祝你成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sushizx.com/jsfz/1046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