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痤疮专业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10111/8578752.html欢迎
编者按: 金秋时节,广袤大地披上丰收盛装。兴化市官河村的荷藕、小龙虾,建湖县收成村的螃蟹、水稻……多日辛劳终于迎来收获的季节。田间地头,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构成了一年当中最丰富的色彩。江苏新闻广播联合我苏网推出年度特别策划《秋到农家看小康》,回眸建党百年农村发展累累硕果,聆听乡村振兴小康生活奋斗故事。 兴化市沙沟镇官河村位于里下河腹地,河荡深处,荷叶连连。金秋十月,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莲藕,而水下还有满满的小龙虾。十多年前官河村探索出藕虾共作模式,有着中国荷藕套养小龙虾第一村的美称。夏天看荷花、采莲藕,秋天吃龙虾、尝美食,亩荒滩、亩低洼田,变成了村民发家致富的源头活水。 村民给采摘下来的莲藕称重 莲藕、小龙虾迎丰收“藕王”长达2米2 中午12点,村民们正忙着给刚刚采摘下来的莲藕称重。村党总支书记李维月介绍,今年气温偏高,莲藕的产量比往年要高一到两成,前不久他们村里还挖出了长达2米2的“藕王”,有10个藕节,在当地引起了轰动。莲藕采摘从9月开始可以持续8个月,亩产约斤,而小龙虾的收获则是贯穿全年的,亩产斤到斤。 长达2.2米的藕王 李维月说:“一年四季都可以有小龙虾,投入少、效益高,和大棚里的反季蔬菜是一样的。冬天开始捕捞,12月份左右,一直要捕到5月份,正好其他地方没有,龙虾卖的时候反季差,价格也比较高,最贵的时候元一斤,过年春节的时候最好吃。” 村党总支书记李维月 藕虾共作助农增收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荷藕种植是官河村的特色产业,全村有多亩藕塘。村党总支书记李维月介绍,9年的时候,自家承包的60亩鱼塘效益不好挣不到钱,苦恼之际在藕田里发现有龙虾,就尝试投放了一些小龙虾种苗,没想到大获成功。藕塘里的龙虾,以腐烂的藕为饵料,既净化了水质,又可以防止烂藕带来的黑斑病菌传播。小龙虾粪还为藕塘增加了有机肥料,提高了藕的品质和产量,实现了良性循环。 村民采摘莲藕 李维月告诉记者,之前一亩地藕田产量一般斤,收入一般两三千元,荷藕套养小龙虾以后,龙虾这块能增收两千元,收入直接翻了一番。 莲藕迎来丰收 小龙虾“盆满钵满” 村支书带领转型“荷藕套养小龙虾第一村”开启致富路 无心插柳柳成荫。李维月将自己的60亩鱼塘全部改种莲藕并套养小龙虾,成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看到收益不错,年,成为官河村党总支书记的李维月鼓励村民们一起“转型”,开展这种新的种养殖模式。 记者采访养殖户李德平 养殖户李德平说当初心里真没底,但是看着李书记养得真不错,就下定决心要跟着书记干:“当时心里可能有点小担心,亏了怎么办。但是看到那几年村书记他养得都挺好的呀,在他的指导下来怎么样去养小龙虾,来怎么套养,按照他模式来,挺好的,确实得到了收益。之前的收入一年十来万,采用了荷藕套养小龙虾,现在年收入差不多要靠近30万了。今年产量肯定会高,又是丰收年嘛!” 兴化市沙沟镇官河村 兴化市沙沟镇官河村:中国荷藕套养小龙虾第一村 现在,全村多户有将近70%的农户从事荷藕套养小龙虾产业,官河村也有了“中国荷藕套养小龙虾第一村”的美名。集体经济殷实了,村民的新农合医疗保险、农田耕作费等全由村集体负担,村民还享有鱼塘、藕田、水面租金的分红。 村民李良超 村民李良超早年在苏州打工,年回到官河村务农。他说自打加入了村里采藕的队伍,收入翻了好几番,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务农种田嘛,每年万把块钱,之后跟他们刨藕,每年收入增加五六倍,有五六万,家里面买了空调、买了彩电、买了冰箱,房子装修起来啦。我现在在官河村收入也可以吧,比外面赚的多,现在在家里边真的蛮好的。”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记者/谢晶晶李翀刘扬编辑/方媛) 古镇在你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