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这三年的时光里,你最怀念的是什么?

是每天督促你学习,传道受业解惑的老师;是和你朝夕相处的同学;是每个下午在操场上挥之不去的汗水味道,是学校里的一草一木一花;还是让你芳心萌动的Ta?

毕业于刘国钧高中的我们,上周刚好有一次机会回到了母校。虽然很早就在QQ、朋友圈了解到母校近几年的变化,但是,当上午到达校门口的时候,才真正亲身感受到母校的变化之大。

最为人熟知的是“生祠中学”,虽然现在大家都称呼她为“刘国钧中学”,但是,她曾有过5个名字,你知道吗?

校名演变史

年9月,一所新型的学校"靖江中学"在侯河区的普济庵诞生,年春改名为"苏北靖江联合中学"。年迁至生祠,改名为"苏北生祠初级中学";年改名为靖江县"生祠初级中学";年增设高中班,更名为"靖江县生祠中学"。年5月被江苏省教育厅确认为省级重点高中,年5月更名为"靖江市刘国钧中学"。

刘国钧高中校门

△现在的校门

现在的学校大门无论是高度还是宽度,都比先前的大几倍。虽然还没来得及提上“刘国钧中学”几个大字,但是整体上宏伟壮观,令人由衷地生起一种敬畏感。

△很早前的校门

图上的老校门,我想很多比我早些入学的学长学姐们应该记得。我是08年入学的,我记得当时的校门还没有现在这么大,但是门口有很多的牌匾。

进了校门往里走,我印象中的左边部分是这样的一个小花园(菁华园)

假山喷泉,亭台水榭,古树奇石,古朴中又不失活泼,沉静中彰显着灵动。

△以前的小花园

每次放学回家吃午饭或者来学校,都要绕到这个亭子里走走,即使知道时间紧迫,也要来看看这里的绿色景物,走在鹅卵石的地面上,这是校园里最放松身心的地方。

当然,景色这么美,也会偶尔看到部分“早恋”的情侣来这里偷偷约会。呐~来这里约过会的你们肯定记得是不是(反正我是没有这种经历,当时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

但是如今这里一分为三:

北边部分依然是绿化带,里面的很多树木奇石都由校友赠送。中间部分已然成了高三的教学楼。南边部分依然保持原样。

△最北面改成绿化带

△校友捐赠

中间部分是高三教室,经过这里,总是能被备战高考的读书气氛所感染。

△现在的高三楼

再往校门的右手边看去——图书馆

还记得每位同学都有一张借书卡,有读书课的时候整个班级都来这待上一节课的时光,也可以来这里借些书看,不过那时候的我们,普遍对外面的小说书更感兴趣,跑外面书店的频率比来这里还高。

△现在的图书馆

现在的图书馆门口多了一尊孔子像,万世师表。

△孔子像

以往图书馆的旁边是报告厅,就是每次考试的时候都会划的考场之一。老师开会一般都在这里。高考结束后,一些大学的学长学姐们来学校招生的也是在这里,你们还记得吗?

光是走到这里,母校的变化已经给我感觉很震撼了,再往前走,便是高三的那幢教学楼了,迫不及待地想跑上前去,看看这里变成了什么样!

△当年的高三教室,现在的高二楼

这里都变了:

高三专属的厕所——学生时代的避难所,现在不复存在,建成了停车场;

高三教学楼后面的荷花池,以前操场在建时候,出操的场地旁,改成了绿化带;

高三教学楼变成了高二教室。临近办公楼的那几间教室,现在也变成了老师办公室。

……

……

……

从以往的高三教学楼二楼看操场,真的变化好大。

△现在的操场

现在的这里有了塑胶跑道,左边操场右边篮球场分开,设施更加地完善。

△篮球场

当年铺满煤球屑的操场,每次运动会都在这里举行,校长站在站在对面的司令台上。一般能举行3天,这3天里快活得简直要上天!

△以前的运动会

每次上午9点多的体育课上,班里的女生都会偷偷跑去后面初中部的食堂,买包子、百叶卷,其实也不是特别饿,但是吃起来却特别香。

△以前的操场

记得有一年,学校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是户外课,同学们有很多选修课程:羽毛球、跑步、篮球、武术……夕阳下短短的45分钟,却能把一天的学习压力都化解~

再往南走,便是以前的高一教学楼,你还记得吗?

△现在的科技楼

现在的这栋楼,已经今非昔比。里面有最先进的实验设备。变身成了科技楼,各种实验在这里产生。

△实验室

从实验室右边的门走出来,是我们最爱逛的小卖部。

每次下课或者课间操,总要扎堆来这买几包呀土豆,或者烤肠;夏天的时候总是看见男生们拿着雪碧、饮料站在门口,偶尔有几个女生挑选着冰箱里的可爱多。

逛了好久,临近午饭时间,目光不自觉地移向了食堂。在我的记忆力,这里——是礼堂,也是食堂。

这个地方作为礼堂,我对它的记忆是这样的:

学校组织看电影的时候,一个年级十几个班,全在这个礼堂里面。也不用担心人太多坐不下,理科班坐本来有的座位,文科班搬着凳子坐在走廊中间。超级热闹。

举办班级歌唱比赛、诗朗诵……,都在食堂最前面的舞台上,下面前几排坐着评委老师,学生们在上面表演。就连最后一年,高三誓师大会都是在这里面,学生代表宣读着我们的决心,校长为我们加油打气……

高一拍学生卡的时候就在这礼堂门口,门口挂着背景布,我们排着队等着自己的学号,现在再看那照片,拍得可真丑!

“叮~叮~叮~”,中午11:20分,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在读的学弟学妹们一股脑地跑出教室。

排队总是必走的流程,排队的同学越多,总觉得今天的饭菜特别香。一边盼望着前面的同学快点打完饭,一边伸长着脖子扫描一圈今天的菜。

今天的菜品是这样的

↓↓↓

不得不说的是,高中食堂的打饭师傅都不会手抖的,份量超级足,无论男生女生,满满当当一大盆。

不一会的功夫,食堂陆陆续续就坐满了就餐的学生。

食堂的饭菜果然很便宜,吃不够,有个专门的添饭处,能无限量的加饭。看到一个男同学吃完又续了一碗——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我当时也能吃一大碗饭呢!

对于吃货而言,除了友情和爱情,最难忘的是学校的食堂。毕业许久的我们,告别了学校,对母校的思念便充分地体现在了:食堂每周必吃的几道特色菜里。

当它作为食堂,我对他的记忆又是这样的:

有那么几道菜,是我们吃了三年,却怎么也吃不腻的!

再回刘国钧高中,点了几道念书时,点击率比较高的菜,你们看看,有没有当年喜欢吃的,是否能勾起你们脑海中的那些回忆。

猪肝炒粉皮

刚上桌的的时候,汤汁比较多,过了一会,粉皮充分吸收了汤汁,变得特别入味。

粉蒸肉

提及生祠中学的食堂,想必最先想到的就是粉蒸肉了。每次老校友回母校,总会让食堂再做一份粉蒸肉,只为吃到那记忆中的老味道。

米花肉圆

米饭包裹着肉糜,光是卖相就很实在的感觉。说来也奇怪,虽然里面是一大坨肉,吃起来却没有一丝的油腻感,连混合的面粉也是极其少。大概这就是学校食堂的特有良心所在。

红烧狮子头

炒青菜

我们母校食堂里的炒青菜,可是在各个学校厨艺比赛中得过一等奖的。就是这盆青菜炒豆芽,可不能小瞧了它,咸淡适中,青菜的水分保留得完好,就连平时不怎么喜欢吃的豆芽,在母校厨师的手里,都变得格外美味。

雪菜豆腐汤

老校友应该都记得,这是念书时,最常喝的汤,现在都不怎么喝得到了。

在食堂吃完午饭,随意地走在曾经的校园里消食。

还记得当年的“包干区”吗?几人成团,扫地、拖地打扫着校园的每一处角落。总是有那么些同学,老是乱扔垃圾,草坪里每天能扫到,还总是扫不完,当时就特别讨厌,心里就觉得是男生干的。

感慨时光如指尖的沙悄悄溜走的同时,发现毕业后的这些年,随着校园的改建,很多记忆中的建筑设施都已经换了新的面孔。当时的校园面貌,除了深藏在我们的记忆中,也留在了学校的档案室里。

走进档案室,翻开一本本沉甸甸的相册,拿出这些泛黄的老照片的同时,等于打开了记忆的大门。

翻看了几张有代表性的老照片,再对比现在的校园环境,真的是对母校的变化感到很欣慰。

我想,如果不是回了趟母校,亲身走在校园的每条路上,很难感受到母校这些年的变化。但是不管怎么变,记忆中的母校依然是那么美丽,惊艳了我们十七八岁的青春时光。

想起一位老师对我们说的话:不管你们毕业多久,母校的怀抱永远对生祠中学的学子们张开,随时欢迎你们回家!

我想,刘国钧高中的变化,不会仅仅停留于此,她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等我们哪天再回去的时候,她一定又有了新的变化,让我们眼前一亮,让我们为之骄傲~

那么,老同学,毕业这么久了,不打算回家看看吗?

什么时候有空,约上咱班的同学,再和老师调调皮,再去跑一次操场,吃一顿食堂的饭菜,拍一张班级合照……

--END--

本文由“吃在靖江”编写发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本文编辑:馋神

————「吃在靖江」————

品味靖江,邂逅美食,带给你不一样的舌尖体验

商务合作、文章投稿、活动赞助

与吃在靖江策划联系(







































治疗白癜风哪最好
治疗白癜风的土方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sushizx.com/jsxx/714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