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设区市、县(市、区)教育局:

为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有关工作要求,全力做好中小学(含中职学校、特教学校、幼儿园)疫情防控和开学工作,现将《江苏省中小学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指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各中小学校要抓住学生返校前的窗口期,切实加强领导,提前谋划,聚焦重点,精准施策,统筹安排,压实责任,坚定坚决抓好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各地各校要参照本《指引》,科学制定本地区开学工作方案,确保我省中小学春季学期安全有序开学。各县(市、区)开学方案须报设区市教育局审批,各设区市开学方案要报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防控组备案。

附件:江苏省中小学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指引

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防控组(代)

年3月2日

附件

江苏省中小学年春季学期

开学工作指引

为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有关工作要求,全力做好中小学(含中职学校、特教学校、幼儿园)返校开学期间的疫情防控和开学工作,切实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我省中小学春季学期安全顺利开学,特制定《江苏省中小学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指引》。

一、扎实做好开学前准备工作

(一)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各地各校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高度警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以更严要求、更细措施、更实工作抓紧抓好中小学疫情防控。要不断完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开学预案,制订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制度,把学校联防联控的工作要求细化到每一个教育教学环节、落实到每一位师生员工,坚决防止疫情向校园输入扩散。

(二)精准掌握师生健康状况。各地各校要继续坚持师生员工的体温检测与健康状况的“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每日向校长或班主任老师汇报动向和体温检测及健康状况。充分利用师生开学前的窗口期,进一步完善全覆盖、无遗漏的师生健康管理机制,精准掌握如期开学复课的每位师生健康状况,以及不能如期开学复课的每位师生的健康状况、具体原因和预计返校日期。来自重点疫情地区或旅居史的、体温有异常或有疑似病例的师生暂不返校。决不允许任何师生员工带病返校或复课工作。已经下沉到抗疫一线的任课教师必须提前14天向相关组织申请离岗进行居家隔离。外地回来的师生要向学校报告,并按照本地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纳入管理。

(三)注重全员防疫培训。各地各校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按照国务院发布的《中小学校新型肺炎防控技术方案》、省疾控中心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中小学校及托幼机构防控指南》和相关预案的要求,对全体师生员工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的普及教育,以及适当的心理疏导。要对班主任、医务、食堂、宿管、保洁和安保等人员,就师生体温测试、发热症状处置、食堂就餐等方面进行应急处置演练,确保所有关键岗位人员掌握应急处置工作流程。

(四)提前谋划教学安排。各地各校要在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中小学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和省教育厅《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线上教学工作的通知》要求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延期返校开学期间线上教学与原定春季学期教学计划的衔接,统筹考虑原定校历安排与调整双休日或暑假休息时间的衔接,努力做到防控疫情和“停课不停学”两不误,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要积极主动加强和本地新华书店的沟通协调,确保今年春季学期中小学教材“课前到书,人手一册”。

(五)做好物资储备和环境整治。各地要指导和帮助辖区内所有学校按规范要求设置独立的隔离区,提前储备一定数量的医用口罩、一次性手套、防护隔离服、洗手液、体温检测设备,配备足够的消毒药品和器具,尤其要高度重视洗手设施的修缮和完备,达到每40-45人配设一个洗手盆或0.6m长洗手槽的要求。开学前要对教室、课座椅、公共教学用具、门把手、食堂、住宿区域、厕所、垃圾厢房、电梯、隔离区域等重点场所(区域)的环境卫生开展全覆盖消毒和整治。

(六)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各地各校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守住校园这片净土,维护校园稳定。开学前要严格落实校园封闭管理“五个一律”:除应急值班值守人员,其他无关人员一律禁止进入校园;学生没有经过批准一律不得提前返校;确因防控工作需要进入校园的,一律进行实名登记,接受体温检测,履行报批手续,控制时间、范围、地点等;学校图书馆、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等室内场馆一律关闭;学校所有场所设施一律暂停向社会开放。要加强实验室安全控制和危险化学品管理,加大校车安全检查和重要设施、重要场所监管力度,做到安全管控不留死角。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完善食堂从业人员出入健康信息登记制度,防止无关人员进入食堂,做好库存的主副食品、调料品保质期检查。

(七)明确开学的基本条件。各地要按照省政府确定的“错峰、错区域、错层次”开学的总体要求,以及“安全第一、大体同步、区别对待”的基本原则,坚持“疫情没有得到基本控制前不开学、学校基本防控条件不具备不开学、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不开学”,由县(市、区)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在同级政府统筹下,会同属地防疫部门对辖区内所有学校进行拉网式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隐患逐一记录,列出清单,整改销号。

二、统筹安排中小学错峰开学

(八)统筹中小学生返校时间。各地各校要严格把握各学校的开学条件和标准,确保疫情不解除不开学、达不到开学条件和标准的不开学、开学方案没有通过验收的不开学。具体开学时间须经过严格的评估审核和规定的报批程序确定。统筹做好区域内所有中小学的开学工作,坚持错区域、错学段、错时间分批有序安排开学,原则上同一县(市、区)所有中小学在2周内完成返校开学工作。

(九)引导师生安全返校。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中小学师生员工返校开学途中安全防护要点》,通过多种途径告知每位师生员工和家长,严格按照学校通知的时间返校,落实好返校途中防护措施。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和相关工作人员要提前到校,做好师生员工返校开学的各项准备和保障工作。实行错时分批次上下学(一般可按半小时/批),避免家长在同一时段接送孩子上下学造成人群集聚。提供住宿的中小学要根据学生返校距离远近实行“一生一案”。

(十)加强返校师生健康管控。返校前,所有师生员工须提前如实填写健康卡、假期行程等需要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sushizx.com/jssh/100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