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5个月的寻访、推荐以及网络投票、专家评审、媒体公示,本月,全省50户家庭被推举为“江苏最美家庭”。我市郑巧玲、陆立萍、崔九宁、董兵四户家庭榜上有名。昨日,记者走近董兵的家庭,请他们聊聊“最美家庭”荣誉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记者夏凡文/图 缘起结婚10周年时一起献血 妻子董兵是市解放路教育集团图书管理员,丈夫陈建松是市盐渎公园工作人员。年,董兵与丈夫陈建松结婚十周年,两人决定拍一套婚纱照,弥补一下当年的遗憾。 “就在当时的胜利剧场对面一间婚纱影楼拍的,拍完了出来,我和老公就在街上闲逛。”董兵和陈建松边走边想:能不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以纪念这个日子呢?走着走着,两人看见街对面有一辆无偿献血车,董兵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她立刻对陈建松说:“我们去献血吧!”陈建松的反应也很简单,就一个字:“好! 两人一起走到献血车里,献了第一次血。“当时献完血就觉得我们也为社会做了点贡献。”董兵说,她当时有些激动,对陈建松说想要献一辈子血,陈建松这次还是给了她一个简单的回应:“好!”从那天开始,16个年头来,夫妇俩经历了每半年的献常规血、每月的献血小板,二人分别同时献血次,各自连续五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奉献奖表彰。 今年6月,市文明办、市献血办表彰他们家庭为“无偿献血爱心家庭”。9月,又被市文明办、市妇联表彰为“盐城最美标兵家庭”,董兵作为代表在大会上发言。 接力耳濡目染儿子18周岁开始献血 年,董兵和陈建松的儿子18周岁,生日这天,夫妻俩请了亲朋好友一起聚一聚。大家在饭店都到齐了,但“寿星”本人却迟迟未来。董兵有些奇怪,请客的事老早就和儿子说了,今天也没安排其他事情,怎么还不来? 夫妻二人等了一会儿,正想打电话,儿子匆匆忙忙赶了过来。“你去哪儿啦,一大家子人等你半天了。”夫妻俩有些埋怨地说道。没想到儿子回答:“爸爸,妈妈,我刚刚去献血了,所以晚了一点。” “一听到儿子是去献血了,我心里的那点埋怨一下子全没了,感到很欣慰。”陈建松说,他觉得儿子做的这件事情非常有意义,而且还是在18岁生日这一天,是他送给自己的最好的礼物。 董兵说当时自己的感觉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他们夫妻从来没有要求儿子献血,也不会在家里经常唠叨这个话题,两人献血都是默默地去做。哪知道儿子在生日这天给了他们这么大一个惊喜。此后,儿子一直坚持无偿献血,年完成造血干细胞采样,成为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这些年,一家三口一直在为无偿献血的事业默默奉献。 心声用认真、感恩的态度做公益 陈建松告诉记者,自从开始献血后,他一直很注意身体。“我以前又抽烟又喝酒,身体还胖,可以说那时候各项指数都不达标。”陈建松说,开始献血之后,他每天坚持跑步锻炼,早上5点钟起床出门运动,跑步一小时,然后再上班,风雨无阻。 除了每天跑步,他还开始注意烟酒的控制,不再像以前一样毫无顾忌了。现在献血前,他都提前三天开始调整饮食,烟酒都戒了,每天早晚都喝粥,吃点榨菜。 陈建松说,现在他每年体检下来,指标都正常,“三高”“五高”都没有,和他年纪差不多的同事都很羡慕,他自己也觉得很有成就感。 当问及每天跑步锻炼及控制烟酒会不会觉得很麻烦时,陈建松回答:“怎么会麻烦呢?我还觉得很有乐趣呢。”他笑着说,以前年轻时不懂要保护身体,大鱼大肉、抽烟喝酒,一点不知道节制。现在年纪上来了,逐渐就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献血这件事情确实推动了他,改变了他,“让我的身体变得更健康了,人也变得更积极了,锻炼、献血、公益这些对我来说是快乐的事,我永远都不会觉得麻烦。”用认真、感恩的态度做公益,是夫妇俩共同的心声。 路程从“仁爱妈妈”到“仁爱之子” 除了无偿献血,董兵还一直在做着公益事业,她有两个爱心之举让人钦佩。年市红十字会成立了“仁爱妈妈”志愿者服务队,关爱市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儿童,她被选举为常务副队长。董兵几乎每个双休日都要抽出时间,到市儿童福利院对孤残儿童进行“亲情”关爱,带给这些孩子母亲般的温暖。 年10月,她又调去担任市红十字成立的“仁爱之子”志愿服务队队长一职。在她的带领下,“仁爱之子”为社会和市社会福利院老人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队员由最初的1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多人。 董兵和陈建松说,这些事情不是任务、不是工作,对他们而言是快乐的事。“我们是真心热爱公益活动,一做公益就浑身充满了劲儿。”夫妻俩说,市区有很多公益组织,虽然所在组织不同,但天下志愿者是一家,大家都在想方设法为需要的人送去帮助,带给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很快乐。今后两人还会一直把公益事业做下去,为人们做更多的事! 赞赏 长按如何治了白癜风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