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和《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我省于年初全面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 自年3月10日第一期培训工作启动以来,各地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周密部署、认真实施,广大教师踊跃报名参与。目前,已完成3期培训工作,全省16万多名教师报名并通过培训平台进行在线学习,7万多名教师完成培训并获得结业证书,培训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分层落实责任省教育厅高度重视此次培训工作,成立了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由分管厅长任组长,师资处、电教馆等单位负责人任组员,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教育信息化中心(省电教馆),负责能力提升工程的日常工作。各市、县(市、区)成立了相应的项目办公室,负责本地区项目的组织实施和考核管理工作。各校成立了校级项目办公室,明确校长为培训工作第一责任人。通过明确省、市、县(市、区)、校四级管理责任,形成了上下联通、责任清晰的领导体系,确保培训工作有组织、有秩序、成规模的顺利开展。 二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成效本次培训采取“混合式培训”的形式,即线上学习与线下研修、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开创了信息化环境下开展教师培训的新模式,并呈现出四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成本低。若采用传统集中面培,按现有标准每人每天元经费、培训6天计算,对全省68万名教师开展培训,全省需投入经费14.28亿元;而这次线上培训,省教育信息化中心(省电化教育馆)积极发掘自身潜力,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网络优势,培训16万人,仅花费省财政投入万元,包括前期培训平台、资源建设及骨干培训,后续培训成本还将大大降低,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二是效率高。若采用传统集中面培,每期培训人、培训6天,按每月培训4期计算,每月培训人数仅为人;而这次线上培训,短短3个月就有16万教师完成线上培训,平均每月培训多人,按我们现有网络条件培训人数可以更多,培训效率显著提高。三是针对性强。教师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培训课程,改“浇灌”为“滴灌”,因材施训实现个性化发展。四是融合程度深。通过开展线下自主研修和实践操作,将线上学习成果与日常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在学习中研修,在研修中学习,促进学用深度融合,有效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线上学习与线下研修、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确保了培训质量,推动教师实现专业自主发展。 三完善服务保障,确保有序开展强化多层次、全方位的保障措施,推动培训工作扎实有序开展。一是强化队伍保障。召开全省能力提升工程管理技术人员骨干培训班,组织各地近名骨干技术人员参加培训,重点培训了在线报名、学习、管理流程及在线学习平台的操作方法,为各地培训做好管理和指导工作。二是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工作QQ群及BBS论坛,对各地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与解答。定期发布各地工作进展情况,督促各地做好培训监管工作。三是强化技术支撑。创设良好的网络运行环境,对省级主站点网络带宽进行扩容,根据运行情况,开通各地镜像站点服务器,确保镜像服务器可以快速访问主站点,切实保障网络平稳运行。 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对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意义重大。按照既定计划,年下半年我省还将组织4期培训,全年预计培训教师30万人,我省将在两年内完成68万名教师的培训任务。 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家医院好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好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sushizx.com/jsmt/589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