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闻晨报》、"周到上海"等;记者:徐斌忠

近年来,长宁区通过行政推动和民间联盟的形式,初步形成了以复旦中学、市三女初、愚园路第一小学、江苏路第五小学、适存小学、绿苑小学等为领衔的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组合体。

长宁区教育局局长姚期透露说,长宁区在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方面,还将有大的动作。目前,不论是小学还是初中,相关教育集团都在筹备之中,年底前将完成长宁区实验教育集团的揭牌仪式,制定集团章程,启动两个具体的实施项目。

■长宁区教育局局长姚期(受访者供图)

在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过程当中,复旦基础教育集团有哪些特色举措?一起来看看↓↓

复旦初级中学的小宋同学欣喜地发现,她小学就喜欢的茶艺课程,在中学也有开设,“课堂就设在我的母校复旦小学”。坐在熟悉的小学教室内,听熟悉的小学老师上课,小宋同学仿佛有着时空穿越般的美妙感觉。   

打破学段界限,小、初、高紧密衔接的长宁区复旦基础教育集团,包括复旦中学、复旦初级中学和复旦小学三所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在三校间共享的案例,比比皆是。复旦中学校长郭兆年介绍说,复旦基础教育集团立足博雅教育传统,致力于探索小、初、高有序衔接与深度融合,构筑小、初、高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

长宁区教育局局长姚期评价说,长宁区复旦基础教育集团和其他集团相比,有其鲜明的特点,传承复旦精神,学校得发展;融入复旦文化,教师得成长;弘扬博雅思想,学生得进步。

初中茶艺课“搬进”小学

复旦初级中学为何将茶艺课的课堂“搬进”复旦小学?

原来,《茶艺课》是复旦初级中学校本课程中新开设的一门课,初期面临场地有限、缺少师资的现状。而该课程在复旦小学已经小有名气,有专业的场地与专任的茶艺教师。于是,同属复旦基础教育集团的复旦初级中学和复旦小学,便亲密牵手,特色校本课程得以在两校间实现对接和延续。

和小宋同学相似,小蒋同学在复旦初级中学读书时,也有“走校”的经历。“刚刚进入复旦初级中学的时候,听说这里的篮球队挺厉害,于是我加入了学校的篮球队。”令小蒋同学倍感新鲜的是,复旦初级中学的篮球队,可以走进复旦中学的校园,在复旦中学的球场上训练,和技高一筹的复旦中学的高中学长们切磋球技,还能接受战功赫赫的高中篮球队教练的指导。

“初中毕业的时候,复旦中学理所当然地成了我义无反顾的选择,不仅因为这里有熟悉的篮球队,更因为这里有复旦的‘味道’。”

谈及集团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复旦小学校长董海佳打开了话匣子:“复旦中学学生打击乐远近闻名。当我们决定开设打击乐课程时,得到了复旦中学倾力相助。”复旦中学特别安排该校的刘老师担任复旦小学打击乐队的艺术顾问,还推荐在上海师范大学任教打击乐的张老师为复旦小学打击乐队上课。

小初高三校同一脉文化

每天,复旦小学的武术操演练,伴随着虎虎有生气的挥拳出脚,孩子们都会朗声诵读“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响彻整个校园。   回顾集团成立的历程,复旦中学原校长周国正介绍说,年,在复旦中学的倡议下,“复旦基础教育论坛”创立。年,“复旦基础教育论坛”在复旦大学的关心支持下,发展为“复旦基础教育联盟”。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增值、辐射复旦品牌,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探索基础教育转型发展路径,复旦中学于年开始探索复旦高中、初中、小学一体化发展。年,复旦基础教育集团初步建立。   以复旦中学领衔的小、初、高一体化集团办学模式,注重办学理念、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集团基于“博雅”教育的基本理念与目标,立足小、初、高不同学段的特点,注重梳理、研究小、初、高的课程设置,并且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促进初、高中课程资源的合理有效共享,比如复旦中学的一部分高中课程,录制成微课,供初中生学习,作为初中生的高中先修课程。   同时,集团不断深化篮球、乒乓、打击乐等特色项目在三所学校在对接,并培育新的小、初、高共同实施的特色项目。

图片由校方提供

相关链接

想了解复旦基础教育集团的办学故事,可以收听12月29日(明天)16:00上海新闻广播FM93.4播出的《教子有方》栏目(错过节目时间可以到“阿基米德”客户端回听)

嘉宾介绍

郭兆年

复旦中学校长

湛宣进

复旦初级中学副校长

董海佳

复旦小学校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sushizx.com/jsmt/116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