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赟(江苏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处长):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我省制定出台了《江苏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方案》已经在省政府网站公布。为切实提高政策知晓度,推动政策落地落实,经省政府领导批准,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解读这一《方案》,并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陈志鹏、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高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李强、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李如海、省商务厅副厅长朱益民。省有关部门处室负责人也在发布厅前排就座。

我是省政府办公厅新闻协调处魏赟,受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叶飞委托,主持本场新闻发布会。

首先,请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陈志鹏发布新闻。

陈志鹏(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各位记者朋友,根据新闻发布会的安排,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对《江苏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内容和相关情况进行通报。

关于“三线一单”的编制背景

“三线一单”是指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划定并严守“三线一单”,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大部署。

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组第十四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确立了“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目标要求。

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正式提出“加快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制定生态环境准入清单”。

江苏地处长江、淮河下游,东濒黄海,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保障长江流域、太湖流域和“南水北调”沿线生态安全的重大使命。加快优化全省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全省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持发展战略定力的充分体现,是加快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需要,是实施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重要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江苏省“三线一单”的编制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线一单”编制工作。作为全国12个试点省份之一,年10月,我省启动“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并成立了分管副省长任组长的项目协调小组;年11月,我省“三线一单”技术成果顺利通过生态环境部审核验收;年5月18日、6月9日,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常委会先后审议通过“三线一单”《方案》;6月22日,省政府印发了“三线一单”《方案》。

编制过程当中,我们坚持了三个原则:

01

坚持底线思维

坚持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生产生活不突破生态保护红线,开发建设不突破资源环境承载力,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02

坚持分类管控

根据生态环境功能、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划定环境管控单元,实施差别化生态环境管控措施,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03

坚持统筹协调

按照省级统筹、上下联动、区域协同原则,合力推进“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在这个基础上,系统分析国土空间的资源环境属性,把全省国土空间划分为环境管控单元,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环境管控要求等,以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方式落到每一个环境管控单元,形成环境分区管控体系。通过“三线”划框子,框住各类空间利用格局和开发强度;通过“一单”定规则,规范各环境管控单元开发行为和准入要求。

就具体内容而言:

生态保护红线方面,直接利用《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的内容。

环境质量底线方面,充分衔接相关规划的环境质量目标,合理确定分区域分阶段的环境质量目标。

资源利用上线方面,充分利用水利、国土、能源等行业规划现有成果,确定区域水、土地、能源等资源利用上线指标。

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方面,主要是集成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环境管控要求,以及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国家、省、重点区域(流域)环境管理政策及资源环境管控要求等内容。

关于江苏省“三线一单”环境管控单元

全省共划定环境管控单元个,分为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和一般管控单元三类,实施分类管控。

01

优先保护单元

总共个,其中陆域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2.49%;海域73个,占全省管辖海域面积的27.83%,主要指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的区域,包括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空间管控区域,严格按照国家生态保护红线和省级生态空间管控区域管理规定进行管控。

02

重点管控单元

总共个,占全省国土面积18.47%,主要指涉及水、大气、土壤、自然资源等资源环境要素重点管控区域,包括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和产业园区,推进这些区域的产业布局优化、转型升级,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03

一般管控单元

共个,占全省国土面积59.04%,主要指除优先保护单元、重点管控单元以外的其他区域,主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基本要求,加强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动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关于“三线一单”的实施应用

编制“三线一单”,是为今后高质量发展划框子、定规则。编制只是基础,应用才是关键。就用途而言,“三线一单”作用可以形象归纳为“四本书”:

01

管理工具书

它不另辟蹊径、另立标准,而是融合了现有的生态红线管控要求、环境要素目标要求、资源利用约束条件,是现行政策、规定的集成,可以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管理工具书。

02

环境交底书

将资源环境底线和标准,落到管控单元里、固化在图上,为地方各级政府提供明明白白的环境管理要求。

03

投资说明书

对投资主体来说,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既设立了产业限制条件,又指明了投资方向。

04

社会参考书

“三线一单”成果将向全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实现社会共享,成为公众参与环境管理、表达环境诉求、追求生态环境高质量的参考书。

做好“三线一单”应用,主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01

衔接各类规划

把“三线一单”确定的生态、水、大气、土壤、近岸海域、资源利用等方面管控要求,作为区域生态环境准入和区域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与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其他行业发展规划充分衔接。

02

规范开发建设活动

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资源开发、城镇建设、重大项目选址时,将“三线一单”作为主要依据,确保与其相符。

03

推动生态环境治理

将“三线一单”成果作为改善环境质量、实施生态修复、防控环境风险的重要依据,科学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04

强化生态环境监管

把“三线一单”作为监督开发建设、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推动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实现生态环境监管精细化、规范化、智能化。

为了更好地推进“三线一单”实施应用,我们还建立了统一的“三线一单”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实现“三线一单”成果落图固化和动态管理,将过去分散的要求集成起来,落实到具体的环境管控单元上,相应要求在数据系统这张“图”上可以直观看得清、用得好。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三线一单”信息管理平台与政务大数据互通互联,努力实现数据信息共享。

最后,“三线一单”成果的形成特别是《方案》的制定,得到了生态环境部的精心指导和帮助,得到了省有关部门和各市县的大力支持,也凝聚了相关技术、管理人员的智慧和汗水,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同时,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全省“三线一单”工作的关心和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sushizx.com/jsly/146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