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节火了!江苏南京火了!火到什么程度?三十度的高温,比不上戏迷观众千万倍的热情!也比不上各大媒体力度空前的 “国字号”打头,央视新闻频道5月18日《朝闻天下》,推出“青春版《江姐》,好听好看才有观众”报道。当清晨7点的阳光遇上朝气蓬勃的青春版《江姐》,更是相得益彰。 这还不够,5月19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继续推出《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现代戏剧目创新向传统致敬》,以《党的女儿》《奚啸伯》等参演剧目为例,总结出本届京剧节的最大亮点。小编不得不说,不愧是央视大大,独具慧眼啊。 纸媒热点一剧一评显深度说完“国字号”电视媒体,咱们再来看看传统纸媒,5月11日第八届中国京剧节艺术节开幕,5月12日,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为首的“国字号”各大纸媒,纷纷予以跟进。 《中国文化报》则在头版位置刊发《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在南京开幕》。 5月17日,《中国文化报》第二版刊发江苏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徐耀新署名文章《京剧艺术再谱华章》,对本届京剧节体现出的四大新特点作出精炼概括:体现时代新水平、突出现代戏创作、新设武戏折子戏专场、强化文艺评论的监督引导。 5月19日,《中国文化报》又在第五版整版推出专题“《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剧评》(一)”,对《青衣》《党的女儿》《青天道》等15部参演剧目进行“一剧一评”,从“《党的女儿》:红色经典绽新葩”到“《在路上》:大格局深挖掘小切口”,从“《陈廷敬》:留得清风在人间”到“《赵武灵王》:沙丘宫变撼人心魂”,当代现实题材,革命历史题材,新编历史剧,总有一款撼动你心。 此外,从4月25日起,《中国文化报》“吴楚风韵”江苏专版每期头条推出京剧节专稿,《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举办在即,江苏推出三台原创大戏》《向农:聚焦精准扶贫和共同富裕》等深度报道,深入挖掘了“江苏出品”的亮点精华所在。 国字号出征戏迷翘首以待5月16日两场武戏折子戏的盛况还历历在目,小编可以预料到,随着本届京剧节唯一国家级院团——国家京剧院的出征,下一波热潮又要汹涌而来了。 5月27日,武戏《劫魏营》《红桃山》《挡马》将代表国家京剧院来到南京,参加武戏折子戏展演。小编举目一瞧,《挡马》由青年演员白玮琛和王浩搭档,带来武旦+武丑的对儿戏演出,紧张中不乏诙谐;国家京剧院优秀青年武旦演员宋云飞领衔主演《红桃山》,看武艺高强的女将张月娥连败关胜、林冲和花荣,定会十分过瘾;《劫魏营》由国家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田磊担纲,从剧中甘宁的走边,群体的马舞,单对儿大档子翻高,到配演的集体亮相,更可谓精彩繁难,亮点不断。 至于万众瞩目的《西安事变》,更让小编真真切切体会了一把何为一票难求。该剧以京剧形式和崭新高度,再现了全民族面对外侮、凝结共识、汇聚信任的历史过程,再现了志士先贤牺牲自我、探索光明的历史选择,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过程和选择中发挥的历史作用。京剧名家于魁智、朱强、李胜素等人的领衔出演,更让《西安事变》成为本届京剧节最为华彩的段落之一。
此外,《新华日报》《扬子晚报》《南京晨报》《南京日报》等众多纸质媒体,梨园漫步等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儿最好网络编辑包吃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