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日报记者/周洁雯美编/钱益 口味油而不腻,甜而不粘,清香可口。 集酥、甜、松、脆、香于一体, 外形饱满,色泽金黄,酥层清晰。 猜得出这是什么美食吗? 它还是我们张家港的特色小吃之一, 张家港非遗美食! 这次还上了江苏公共·新闻频道! 就是它↓↓↓ 拖炉饼! 很多小伙伴肯定吃过它, 没吃过也一定听过。 拖炉饼是杨舍、塘桥两地的传统风味小吃, 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又称提路饼、提炉饼, 相传是太平军在杨舍堡与清军洋枪队征战时 杨舍地区的人民专门为太平军制作的一种食品, 年入选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为什么叫拖炉饼? 拖炉饼的制作工艺独特,烘烤时需用两只炉,下面一只为底炉(平底),上面一只为顶炉(尖顶,呈锥状),烘烤时二只炉同时加热吻合,并以顶炉的热量将饼吊熟,大有顶炉拖底炉之势,故称拖炉饼。 它的做法可是很讲究的! 它采用上等白面粉、白糖、净板油(加工过的生猪油)、 荠菜、桂花等为原辅料, 外面还要撒上满满一层芝麻! 刚出炉的拖炉饼色泽金黄, 饼皮酥松到与内馅儿融为一体, 吃起来油而不腻,甜而不粘,很解馋哦! 那你知道拖炉饼好吃的精髓在哪儿么? 唐家百年老店掌门人、 拖炉饼第三代传人唐培龙这样说, 拖炉饼好吃的精髓在于, 现烤现卖,吃的就是传统手艺的味道。 当然, 我们张家港的非遗美食, 可不止上了江苏电视台《新闻》栏目的拖炉饼, 下面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中的美食~ 也是你一定要去尝尝的! 后塍黄酒(沙洲优黄)酿制技艺 后塍黄酒(沙洲优黄)恪守数百年代代传承的生产操作工艺,酿制工艺流程复杂,每道工序的细腻程度较高,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技术元素,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和科学价值。后塍黄酒(沙洲优黄)为半甜型黄酒,口味较甜厚,有别于浙江古越龙山为代表的半干型黄酒。“沙洲优黄”作为后塍黄酒的注册商标,已成为全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 年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高庄豆腐干制作技艺 高庄豆腐干具有独特的制作工艺。讲究原生态的制作,不受现代化学工业的影响,高庄豆腐干的特色是香醇鲜美,富有韧性,口感极佳。高庄豆腐干是凤凰镇的传统特色产品,具有原生态、无污染、富有营养的绿色食品。它口味纯正鲜美,是居家或旅游的好食品。 年入选张家港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鹿苑鸡育养技艺 鹿苑鸡养殖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鹿苑鸡具有“四黄三黑”的外貌特征,即:黄喙、黄脚、黄羽、黄皮,颈羽、尾羽、翅羽间有稀疏黑毛。以肉质细嫩、皮下脂肪丰富而著称。鹿苑鸡饲养管理,以内育外养为主,舍饲和生态放养相结合。鹿苑鸡耐粗饲,觅食能力强,适应性广。特别适应于生态放养,白天放牧在田野、竹园、果园、宅基空地,任其自由觅食,觅取尘粒、昆虫和青饲料,早晚补进农副产品和鱼虾与下脚。故鹿苑鸡肉质丰美细嫩酥软鲜美。 年入选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西施糕制作技艺 河阳地区制作西施糕的起源,据传与春秋晚期西施、范蠡隐居河阳山有关。采用河阳山前出产的优质稻米(糯米和粳米)精细加工制作而成,上口有绵、糯、香的特点,长期以来是河阳山一带农家喜筵的专用糕点。 年入选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菊花酒酿制技艺 河阳山下的“坊池”,是宋代酒坊集中地;“坊基”,则是户部直管的四大酒坊之一。在规模可观的酿酒产业中,河阳菊花酒可谓一枝独秀。其原料用本地优质糯米、丛生的野菊花,以铁屑黄泥底的坊池清水勾兑,清香适口,能开胃、提神、添劲。此项传统酿酒技艺有保护传承价值,亦有合理开发利用前景。 年入选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塘桥蒸菜技艺 以庞金裕为代表的蒸菜制作技艺,可追溯到清朝咸丰年间。蒸菜酥烂入味,保持了菜肴的原形、原汁、原味,还保存了菜的各种营养素,口味鲜香、嫩烂、清爽,可整批制作,出菜速度快捷,历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年入选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沙上河豚烹饪技艺 河豚,属鲀类鱼,是一种有毒的内河鱼,但通过专业的烹饪可成为一道肥美异常的美食。沙上人烹饪河豚,至少可追溯到明末清初,河豚鱼的烹饪技艺,要几十多道程序,其做法精细入微,繁琐复杂,规程严谨,成为沙上地区别具地方特色的饮食文化。 年入选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沙上豆瓣酱制作技艺 沙上有农谚“富人一本账,穷人一缸酱”,可见一缸酱对沙上人家的作用。沙上豆瓣酱的制作需要特定的时间、工具和流程,其制作工艺代代相传。豆瓣酱味道鲜美,绿色环保,是一种纯天然的食品。 年入选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沙上螃蜞豆腐制作技艺 长江芦苇沙滩盛产螃蜞,沙上人就地取材用其制作成鲜美无比的螃蜞豆腐,在经济不发达的时候,它是当地不用花钱就可以吃到的最鲜美的“荤菜”。螃蜞豆腐具有绿色、纯天然、美味价廉的优点,深受民众喜爱,是很多酒店的热卖菜。 年入选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沙上刀鱼馄饨制作技艺 沙上刀鱼馄饨从取材到制作,积数代人之经验。刀鱼馄饨做法考究,刀鱼要挑早春出水的鲜货,且是肥硕雌鱼,配上当日清晨割下的秧草以及新生下的鸡蛋(剔除蛋黄),然后将此三鲜合而为一,制作而成,是沙上时令性很强的佳馔。 年入选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民间蒸糕技艺 (梅花糕、定胜糕、白水糕) 梅花糕 境内蒸糕习俗与技艺传播甚为普遍,品名繁多(按食材、配料、形制分有20多种)。金港(后塍)梅花糕、塘桥(欧桥)定胜糕、大新白水糕,分别为三地的代表糕点。多种蒸糕与年节风俗或历史掌故有关联。是本地饮食文化中颇有内涵的重要分支。 年入选张家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这 些既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更是我们文化传承的瑰宝, 在小编看来, 一切用心传承的东西, 都是匠心之作, 也希望这些张家港的历史和记忆, 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它们都是我们故乡的味道。 原创内容,其他媒体和哪里医院治白癜风较好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