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地税局是去年与崔渡村结对共建的,市地税局领导来村里后,首先着手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他们多措并举,相继筹集资金30余万元帮村里建了一个多平方米的的新村卫生室。村民们无不打心眼里感谢市地税局办了一件大实事、大好事。 就这样改变了面貌 ——市地税局结对崔渡村纪事 作者:刘延龙 《宝应文化月刊》记者 “要不是市地税局帮扶,我们村真不知什么时候才会有一个像样的村卫生室。如今的村卫生室,环境卫生整洁,设施一应俱全。”见到记者,西安丰镇崔渡村卫生室室长梁素华感慨无比。 据了解,市地税局是去年与崔渡村结对共建的,市地税局领导来村里后,首先着手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他们多措并举,相继筹集资金30余万元帮村里建了一个多平方米的的新村卫生室。村民们无不打心眼里感谢市地税局办了一件大实事、大好事。 崔渡村位于盐城、楚州和扬州三市三县三专区交界处,应该有一个好的交通出行环境。可是,这里交通闭塞,村民们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现状依然没有全部解决。针对这一问题,市地税局结对帮扶的同志与宝应地税局以及曹甸地税分局的同志摸清路况后立即逐一解决。前场路位于原崔渡小学东边,全是砖头路,路面宽不足2米,涉及前场、崔渡和花元3个生产组,农机下田也非常困难,群众反映强烈。在困难面前,市地税局同志想群众所想,很快筹集资金3.1万元建成了一条全长米、宽2.5米的水泥路。接着,市地税局同志又筹措资金近10万元为该村建成了东吉路、郝家路。此外,村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建造的花元桥已成危桥。在群众期盼声中,投入约7万元的花元桥很快建成。新闸、伏兴、观元3个生产组每年近亩农田抗旱、排涝得不到保障,问题被市地税局同志看到后,一个投入约7.5万元的新闸涵洞也随即出现在了群众眼前。 村里过去的砖头路都改成了水泥路,村民们乐开了花。伏兴组组村民周士成今年已53岁,身体一直不太好,想做体力活做不起来。村里水泥路通行后,他立即动起脑筋买个马士达搭搭客。经济上有点困难,市地税局领导上门走访得知情况后立即自掏腰包,送上元给周士成买车。几个月下来,周士成生意也做起来了,小日子开始滋润了许多。 送法治、送科技、送文化,让崔渡村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汪庄组村民潘国权多年来一直靠水面养殖为生活,但由于过去老的套路影响,效益不够好。为此,市地税局同志专门请来专家传经送宝,养殖技术先进了,效益也上来了,年收入达10多万元。群众文化娱乐设施缺乏,为丰富群众文体生活,一个新的篮球场于今年9月份顺利建成。针对赡养老人问题,市地税局同志坚持以弘扬文明新风,传递正能量为主旋律,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充分挖掘身边先进典型。郝家组村民梁永芳今年49岁,在她28岁的时候,丈夫不幸离开了人世。梁永芳从此担负起了培养女儿、照顾老人的重担。根据这个典型,市地税局的同志编辑梁永芳感人故事在全村宣讲,引起了强烈反响。 “我们老百姓就认准这个理,谁为我们办实事、办好事,谁就是好干部。”这是汪庄组村民潘国权的心里话。在崔渡村采访,村民们把市地税局同志所办的实事、好事一件件地向记者介绍。村民潘国权动情地说,逢年过节,市地税局同志都上门慰问特困家庭,平时有事没事总爱往困难家庭跑,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市地税局来村里工作的同志个个不摆架子,待老百姓像亲人一样。 临结束采访,村支书王启军告诉记者,市地税局领导,目前把支持村经济发展当做了大事来做,建议村两委利用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发展各项优惠政策为契机,以农业为切入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对此全村上下信心百倍,一定会迎来全新的面貌。 ——编辑:诮请 原载于《宝应文化月刊》年第1期 欢迎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原创不易,意思意思? 赞赏 人赞赏 哪家医院专业治疗白癜风如何治疗白癜风呢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sushizx.com/jsxw/692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