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考经历没有扩日持久跌宕起伏,也没有三起三落充满鸡血,我就是给自己一年的时间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这个目标。在这期间走过弯路,遇到过挫折,但是我记得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句话“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越简单越纯粹,越能够实现目标。所以在经历了两次公考后,我成功上岸了,并且以高分上岸了,以面试小白的身份得了个83.8分,成为了当天本市第一名。必须要提一句,我不是什么大神,我只是一个听话的学生。本文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面试的经验,第二部分是笔试的经验,第三部分是心得体会,第四部分是结语。可以选择性阅读,但是建议全部阅读,因为可能我的一点点经验、一点点心得体会,能够让你少走一点弯路,早日上岸。

第一部分面试的经验

关于面试,我们必须要有清醒地认识到:报班是必须的!因为在社会化大分工下,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有更好的效果、更高的效率。我很庆幸我选择了璧尘的网络+实体班,三天的实体班课程对于我这个面试小白来说非常的重要,璧尘老师、刹那老师、安心老师、简歌老师、H老师的面试模拟让我意识到很多从前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比如我会有习惯性地小动作,比如我表情严肃不会微笑,比如我的答题没有亮点,无法让考官眼前一亮。面试千万不能陷入一个误区,只要我内容足够好就行了,面试是一场交流,考察的是在高压的环境下的心理素质,你认为不起眼的小动作,很有可能会被考官判定为紧张的表现,所以我建议有条件的一定要报班,报实体班,没有条件的也要找自己的家人、同学听几次自己答题,帮助自己找到缺点,及时改正。

那么如何准备面试。面试又有哪些“秘诀”呢?第一是真题为王。我记得璧尘老师在公益课上就反复提及,只要把江苏真题全部练熟,就能得到75分。刹那老师、安心老师、简歌老师对我们网络实体班学员的要求是必须在正式开课之前把所有在网络班讲过的真题都练一遍。我是个挺好强的人,觉得如果我没练熟练,万一让我回答我没回答出来岂不是很丢人?所以我把网络班的课程看了一遍又一遍,把讲过的真题练了一遍又一遍,有的题目甚至练了十遍。第二是注重内容。我发现内容丰富了之后,流畅度和自信度会产生质的飞跃。而内容来源于面试班的强化训练,也来源于积累。我认为之所以我能够在考场上气定神闲地脱口而出那些政策理论或者时事热点,是因为我在复习申论的时候做了大量的申论真题、坚持看了一年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听了简歌老师的推荐每天听央广评论,从而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面试是选优,所以你的内容一定要有亮点,要能够体现出你和别人不同,政策理论也好、真情实感也好,都是能够让你脱颖而出的内容。我记得当天考试的第一题,我就是以“大疆创新”作为引子引入话题的,如果实在要说,一句即可,而且一定要自然,如果生硬,不如不说。第三是认真审题。可能这一点,是老师们强调次数最多的,因为在模拟的过程中,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审题不清。需要注意的是,江苏是按点给分的,一定要把握每道题的得分要点。例如今年第二天的第一题,是要我们提出解决无人机缺乏监管问题的措施,但是这题和年景区涨价那题类似,都需要先分析原因,再提出对策。第三题则需要我们把题目中的问题找出来,一一解决,你找到了解决了就能得分,找不到就失之交臂了。所以审题非常重要,一定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审题的能力。第四是学会总结。不仅要反复练习往年真题,还要根据题型进行归纳总结,发现题型之间的差别和相似之处,做成思维导图,可以事半功倍。所谓熟能生巧,如果进行仔细梳理,会发现江苏真题一直在反反复复考那些考点,反反复复评估那些能力。正如璧尘老师所说,测评要素就那么多,如果每个测评要素练熟两道题,其他题都没有必要再练了。例如启示类题型,我一直牢记,这种题型的测评要素是创新联想能力,点越多越好,所以在考场上我一口气说了7点启示,我想,这题肯定给我加分不少。第五是真诚交流。面试也是一场面对面的交流,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反而能够和考官产生共鸣,特别是社会感知题。而且还要注意和考官的眼神交流,主要是主考官,也要兼顾其他考官。我当时在考场上,是一个不落地全部对视了一圈,有的人会觉得抬头看考官会紧张,这是个误区,其实是越看越不紧张,特别是考官无意识地点头时,会给你带来极大的信心!不过有的时候考官是低着头的,不要慌张,谁看你你看谁就行了!第六是自信大方。“气场”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你要相信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对的,自己首先要认同自己,才能获得考官的认同。所以,大胆地用你清晰的逻辑、流畅的表达、抑扬顿挫的语调、淡定从容的姿态征服考官吧!其实以上的几点,基本老师们都说过,所以我说,我不是大神,我只是一个听话的学生。如果你进入面试,已经足够说明你是有能力的,那么找对方向、有的放矢、勤加练习,一定能够取得令你满意的成绩。如果你表达不够流畅,就大胆地说;如果你逻辑不够清晰,就有意识地训练逻辑,第一、第二、第三是最好的也是最简单地展示你“有逻辑”的方式;如果你内容不够丰富,就多看多背真题,多学习别人的优秀经验;如果你不够自信,就多多创造让自己在陌生人或者公开场合发言的机会……总之,面试是一场交流,而不是一场冷冰冰的考试。

第二部分笔试的经验

笔试之行测有的人觉得行测最重要的是刷题刷题刷题,但是根据我的经验,行测最重要的是:总结+有目的地刷题。其中,总结指的是知识点总结+错题总结,有目的地刷题指的是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掐时间刷整套真题。一、关于总结那么如何做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是个很好的选择,我用的是X-Mind,操作简单易上手,还可以导出做成图片,打印出来。每个小模块都有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把零散的知识点连成线,形成知识体系才能真正融会贯通。这样做的好处是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一个梳理记忆的过程,还可以突出重点,特别是自己记不住、容易犯错的重点。需要注意的是,这套思维导图不仅是需要自己制作,更重要的是要定期复习,这种图表形式一目了然,非常适合睡前扫一眼,正好也利用睡前的记忆高峰的契机加深印象。

说完了知识点总结,该说说错题总结了。大家如果已经开始刷题,一定会发现一个迷一样的究极命题,为什么错过一次的题下次做还是会错,为什么每次都能完美避开正确答案?因为没有总结错题、总结错误。

如何有效总结错题?我用的是EXCEL表格。通过图表的形式,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在做什么题型的时候容易犯什么样的错误,经常回顾,从而做到避免再次犯错。

二、关于刷题所谓题海无涯苦作舟,真题是刷不完的,那么如何有效率地刷题成为了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概括地说,就是有的放矢针对薄弱模块练习+套题训练。首先,如何判定自己的薄弱模块呢?上面说到的错题总结的EXCEL表格在这个环节,也是重要的工具。我的经验是,前三列是模块以及具体题型的分类,可以拉数据做统计,错误率比较高的模块,一目了然。其次,根据我的经验掐着时间刷套题非常非常重要,因为最能够还原考场状态。刷套题主要是历年真题,刷的时候稍微计算一下自己在每个模块花费时间,合理分配。千万要记住不要在某个模块花费过多的时间,不要在某道题上纠结,选择题只有四个选项,根据福尔摩斯基本演绎法(奇怪的东西乱入了),排除其他三个不可能,最后的一个再不可思议,也是真相,所以千万别纠结,因为我发现我一旦纠结了,最后都改错了!还有一点非常重要,行测题量大、时间紧,那么“战略性放弃”是一种从大局出发的考量(如果你是大神,每次都能每道题都做完,请忽略这段),比如我对自己的数学运算有清晰的认识,即无论花多长时间都学不好,所以我放弃了数学运算模块,不过江苏考数字推理,千万别放弃,我这种数学学渣都能基本做对,是妥妥的送分题。除了刷本省的真题,一定要记得刷国考和联考真题,非常有参考价值。

笔试之申论

说到申论,恐怕只能说说失败经验了。经历了两次考试,去年11月的国考申论考了60.5,今年省考申论考了59。我复习申论用了整整两个月,政策理论文件从十三五规划纲要到政府工作报告再到中央一号文件我都读过。我做过的真题摞起来有一个手机那么厚,每套真题反反复复做了至少3遍,包括最后的大作文。我还有一本笔记本,专门用来摘抄优词佳句。没想到最终却只感动了自己,没能感动到阅卷人。我反思了一下考试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是心理上抗拒,由于我国考成绩不理想,对申论有一种惧怕感,总觉得考不好,结果真就没考好。而且我对于这种“戴着脚铐跳舞”的申论考试模式一直存在排斥心理,大家不要学我,一定要去接受这种模式,一定要按照老师讲的来!第二是考场发挥欠佳,前面三道题我花了太长的时间,迟迟不落笔,总想着要归纳地更好点,结果导致大作文在匆忙中动笔,在匆忙中结尾。龙飞凤舞的字不仅不美观,更加影响阅卷老师的心情。第三是我没早点遇到刹那老师,如果听了她的申论课,我可能能考69(认真脸)。总结一下,申论得高分,一定要“内外兼修”。其中“内”指的是内容,指的是客观题的踩点准确,大作文立意正确、行文流畅。“外”指的是一手好字。所以现在距离国考或者省考还有一段时间,每天练字半小时,一定会有收获的!不过最主要的,还是要好好听课,做一个听话的好学生,听课之后还要反复做真题。

第三部分心得体会

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普通人,在时代的浪潮中,我们只是一粒沙。现在在读着这篇经验贴的你,或许是一粒有目标有理想的沙子,或许是对未来还充满着迷茫的沙子,但是无论如何都要记住,请你对你的人生负责,对自己的每个决定负责。在选择这条考公之路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几个问题,我是否适合这份工作?我是否喜欢这份工作?我能否胜任这份工作?所谓“人生在世三万天,开心一天是一天”,为了将来不在后悔中度过,请慎重选择。当然,如果你已经确定要在公考之路上一骑绝尘,那么你需要做的就是脚踏实地,坚定不移地完成这个目标。请相信,命运给了我们一个比较低的起点,是为了让我们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一、学习是一种乐趣我从去年5月开始着手准备公务员考试到今年上岸,整整一年的时间都是在公考之路上行走。但是说实话,我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其实是10月份我报了粉笔国考系统班之后,也就是说前面好几个月我都在抓瞎,不但效率极其低下,还始终觉得学习好痛苦,负担感压力感倍增,更加无法专心学习。直到国考报名结束,我才真正意识到,只有把学习知识当成目标,只有把学习过程当成乐趣,才能将所学内容入耳、入脑、入心。所以说,学习应该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当你进入学习状态之后会发现,原来那么难以理解的行测知识点是那么简单,原来那么长的申论材料读起来是那么有趣味性和知识性,原来知识是一种力量,让你学会理性思考、独立判断,让你更加具有同理心,让正直、善良的美好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值得一提的是,学习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关系到能不能考公成功,也关系到能不能胜任工作,能不能处理好家庭关系以及各种社会关系。对未知事物保持好奇心、对知识保持渴求的人生状态,能够让你受益一生。那么如何培养学习兴趣?如何让自己爱上学习?方法一:自我调节。从你打算考公的那一天开始,每天花2-3个小时让自己坐在书桌前安静学习,可以从自己擅长的模块开始,树立信心,循序渐进。方法二:报培训班。事实证明,在社会化大分工下,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最有效率的。相较于自我调节,这种方法更加高效,特别是对于已经很久没有拿起书本的在职人员。方法三:转变习惯。可能你是微博控、







































北京哪有看白癜风的
北京白癜风治疗哪个医院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sushizx.com/jsxw/127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