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有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30516/4174800.html 1家新成立的公司,15份超大限额发票,23亿元黄金“购买”金额……一连串反差巨大的数字引起了税务人员的注意。安徽省宿州市国税局与公安机关联手,破获一起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大案。犯罪团伙通过注册空壳公司,向全国15个省市39家企业,取得、套打、克隆、倒卖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份,取得海关完税凭证3份,涉案金额23.6亿元,虚抵税额3.77亿元。 发现15份价税合计1.47亿元的假票 年8月,新办不到两个月,刚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A公司,频繁到安徽省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国税局申领百万元版增值税专用发票,仅年8月一个月就领用了余份。
一家刚刚起步,从事电子产品、通信器材、金属材料和煤炭等购销业务的商贸企业,多项业务尚未完全展开,已开展的多为小宗货物进出口业务,发票用量怎么会如此之大?更蹊跷的是,非百万元版不用!
这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国税局迅速调取了该公司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结果发现,调取的该公司15份发票全部是超大限额的千万元版,价税合计1.47亿元,抵扣进项税额2千余万元。并且,这15份发票全部为天津一家电子科技公司所开具。
事出蹊跷、数额巨大,主管税务机关火速将案情上报宿州市国税局。宿州市国税局立即成立专案组,赶赴天津展开外调。调查结果让人颇感意外,开出1.47亿元巨额发票的天津某电子科技公司竟然只是小规模纳税人,还是非正常户,根本不具备领取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资质。
这15份超大限额增值税专用发票究竟来自哪里?检查人员及时调整思路,综合外调信息,转而从查询增值税防伪税控认证系统入手,很快查出网上认证抵扣信息所属税号来自山东一家黄金饰品公司。这15份发票是假票! 深挖团伙操控空壳公司浮出水面 宿州市国税局迅速向公安机关反映了这一情况。年11月,公安机关对A公司展开秘密侦查,重点监控A公司法定代表人和会计人员的活动轨迹。经过一个多月的跟踪布控,与A公司来往异常密切的B公司进入了专案组的视线。
调查显示,B公司注册时间早于A公司,与A公司有许多相似之处。B公司与A公司一样,也是商贸企业,财务主管是同一人,仅年8月,就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份,抵扣进项税额.8万元。
办案人员对B公司展开全面调查发现,B公司和A公司同属1个团伙操控的空壳公司。年6月~年11月期间,两家公司打着商贸经营的旗号,利用黄金流通环节中,下游购买者购买初始金条或者成品首饰时一般不需要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空子,通过非法代理商以极低的价格从下游购买者手中套取“购买”黄金增值税专用发票。随后,两家公司联系需要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企业,为其虚开煤炭、钢材等增值税专用发票牟利。同时,采取套打、克隆等方式修改“购买”黄金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票面信息,完成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和抵扣。他们不仅在票面上“做文章”,还费尽心机,虚构交易记录,从合同签订、资金流到物流等环节都做足了文章,表面上看,每个环节都“天衣无缝”。
年12月,就在侦破工作紧锣密鼓进行时,专案组又收到了江苏省镇江市国税局稽查局发来对B公司的协查函,进一步证实了A、B两家公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犯罪事实。A、B两家公司的背后操控团伙渐渐浮出水面。 收网假冒他人身份终被识破
年12月初,抓捕行动在江苏徐州、山东腾州和安徽淮北等地同时进行,唐某、李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落网。但此案最关键的犯罪嫌疑人,A、B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却逃之夭夭。
公安机关通过身份信息比对,发现“安某”的身份信息在宿州出现。但审查之后发现,真实的安某与本案并无牵连,且无犯罪记录。
“安某”到底是什么人?公安机关重新梳理排查两家公司实际控制人经常活动的范围,最终确认,“安某”是该犯罪团伙实际控制人朱某用的障眼法。原来,朱某有较强的反侦查手段,早在公司注册成立之初,就一直冒用他人身份信息,迷惑视听,为自己在案发后逃跑留好退路。
抓捕行动打草惊蛇,警觉的朱某乘隙脱逃,神秘消失。
年12月14日,一条 经查实,该犯罪团伙利用非法手段,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份,涉案金额10.12亿元,虚抵税额1.47亿元。套打、克隆、倒卖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份,涉案金额13.07亿元,虚抵税额1.90亿元。另取得海关完税凭证3份,虚抵税额0.4亿元。目前案件已经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办理。 案例点评 盯住虚开高发的行业 宿州市国税局稽查局局长屈磊 本案是一起具有职业化犯罪特征的典型案件。犯罪嫌疑人利用黄金买卖下游购买者不需要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空子,大肆套打、克隆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给国家税收造成了严重损失。 纵观近年来破获的虚开案,作案手法多有相似。案件多集中在新办商贸、加工企业。这类企业一般对资金、人员和场地要求不高,比较容易注册和办理税务登记。不法分子冒用他人身份信息注册空壳公司,取得、套打、克隆、倒卖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从中牟取暴利。一旦案情暴露,主要犯罪嫌疑人即行走逃,追捕难度大。 从行业来看,黄金、石油、钢材和涉农行业虚开风险较高。像在黄金流通环节中,下游购买者一般不需要增值税专用发票,就会有大量“闲置”黄金票。犯罪团伙通过不法代理商购进这些“闲置”黄金票,再通过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认证,利用系统无法识别、比对汉字信息的漏洞,把纸质黄金票上的品名“黄金”,改成对外虚开的货物品名“钢材、煤炭”等,从而完成整个克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链条。 虽然目前各地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不断升级,但仍存在基层人员查询、管理权限受限等不足,尚需完善。税务机关应加强对税务登记信息的核实,落实实名制。同时,不断加大与公安机关的联合打击力度,及时掌握犯罪团伙的人员构成、活动地点等详细情况,为案件定性量刑提供真实、准确的证据。
来源:中国税务报 END 关于办税人员实名办税有关事项的提示 为提升纳税服务质效,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降低纳税人及其办税人员在办税过程中的涉税风险,根据天津市国家税务局年第14号公告,天津市国家税务局、天津市地方税务局决定实行办税人员实名办税! 一、实名办税的含义 办税人员实名办税是指税务机关在办税人员身份明确的情况下受理纳税人涉税事项。 办税人员是指纳税人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业主)、财务负责人、办税员、购票人、税务代理人和经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业主)授权的其他人员;自然人纳税人本人或其授权的人员。 二、身份信息采集内容 税务机关采集办税人员身份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信息、电话号码、人像信息以及税务代理合同(协议)或授权方的办税授权委托书等相关资料的信息。 三、具体办税流程 各办税服务厅受理涉税事项申请时,首先对办税人员身份信息进行采集和比对。办税人员身份信息通过比对的继续办理业务;未通过的先采集其身份信息。 网上办税服务厅需要进行手机验证或CA验证,验证通过的继续办理业务。 四、过渡期 年11月1日至年12月31日为过渡期。过渡期内未携带身份采集所需证件和资料的办税人员办理涉税事项的,税务机关仅受理办税人员当日办理事项,之后办税人员需及时进行身份信息采集。 年1月1日起,税务机关仅受理已采集身份信息的办税人员申请的涉税事项。 (以上全部内容仅供参考) 滨海新区第二地税分局编辑设计 注意: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