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药物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实践背景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在这70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新闻事业也经历了漫长的改革历程,在这期间涌现出一位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长期奋战在一线的他们,是新闻事业发展的见证者,是新闻事业的缔造者。

实践目的

基于此,《建国70周年江苏新闻工作者口述史研究》项目选择江苏省优秀新闻工作者进行口述史研究,包括中国新闻奖得主、长江韬奋奖得主以及戈公振新闻奖得主,以串起大家对建国以来新闻改革历程的回顾,探寻新闻工作者新闻人生、新闻观念,在不同媒介环境下的角色和功能。本项目将七十周年划分为三阶段进行分析研究,包括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后和融媒体时代。这个暑期,本调研团队着眼于融媒体时代新闻事业发展,开始了以融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为主要对象的口述访谈。

团队介绍

江苏新闻人口述史调研”团队由新传院龚雨彤带队,新传院韩文婧、石月、曾靖文、乔雅萱、俞非凡及外院董嫣、黄雅菲8位同学组成,在新传院庄曦老师的指导下,有序开展实践访谈。团队有幸采访到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副主任赵琳老师、南京日报社会部马道军老师、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网络传播部主任助理刘娟老师,他们分别长期工作于电视新闻、报业和网络新闻,有着丰富的一线经历与经验,为本项目提供了宝贵的口述史料。

访谈

赵琳——不忘初心,在学习中进步与转型

赵琳,江苏省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副主任,于年1月正式入职。在职的17年里,她积累了丰富一线经验,担任过记者、制片人、新闻主编等各类职务,始终坚守新闻行业。赵琳老师曾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江苏新闻奖等各种奖项。

年8月7日,实践团队来到了江苏广电大厦,同赵琳老师进行了访谈交流。赵琳老师为团队深入介绍了自己的新闻观念,“用新闻来活跃自己的思想、丰富自己的人生;用新闻来帮助一些可以帮助的人、展现大家想知道的事”,这是赵琳老师从入行以来就坚持的初心。但赵琳老师也并不是一成不变。面对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壮大,她认为传统媒体的“老人”也一定要不断尝试,在犯错中寻找新的方向。

学习,是赵琳老师反复提到的一个话题。在大学时期通过学习丰富自己的内涵;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学习新的技术、手段;在与国外媒体交流时借鉴对方的方式、目的和技巧……在塑造、转型、最终成为一个优秀新闻人的过程中,“学习”这一点是必不可少的。

面对行业热点话题“新闻业危机“,赵琳老师认为“新闻业”的危机,源于新闻人自身无法看清前方的道路,更无法辨别自己所走的道路是否正确。但面临这种情况的新闻人,更应当去探索,而非裹步不前。

除了个人的新闻观念,赵琳老师还为团队成员讲述了一些从业过程中具体的经历,比如初次做选题、同海外媒体合作等等,这让大家看到了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成长过程,以及新闻行业的乐趣与艰辛。

在访谈的最后,赵琳老师对即将从事新闻行业的后辈给出了建议:一是要认清自己的人生理想,二是要多做尝试,丰富自己的经历。

马道军——夯实基础,内容为王

年8月12日,团队于南京报业大厦对南京日报马道军老师进行访谈。在前期与马老师沟通采访事宜中,马老师为人爽快随和,于百忙之中抽空协助了团队成员的访谈。

马老师首先对访谈题目提出了建议,指出了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接着介绍了他的个人经历,分享了一些采访经验。

马道军老师自宁夏走出,“上天入地”,曾在油田供职,也曾进入过航空研究所。他跑过各种巷口,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口传播来自基层百姓的酸甜苦辣。近几年来,马老师在慈善领域的接触比较多,自己也投身于慈善事业中。其作品风格直白写实,也能够进行深入的研究报道,有着丰富的从业经验。

马道军老师认为采访最重要的两点就是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以及一定要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

他阐释了对于现在新闻行业的危机、媒体转型潮流的理解:新闻理想现在更多的是一种坚守,“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记者应当把肩负的责任跟当下的时代环境进行有机的融合,把每天的新闻、每天的活动、每天的报道都认真写好。在危机面前,记者自身价值就在于自身的实力,拥抱这个大环境,以后就是一个融合发展的趋势,移动优先,内容为王。

最后,马道军老师建议将要从事媒体工作的后辈打牢基础,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刘娟——紧随时代发展,保持专业优势

团队于年8月16日在江苏广电总台有幸采访到了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网络传播部主任助理刘娟老师。

刘娟老师首先向采访的同学们简单地介绍了她的教育和从业经历。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编辑出版专业后,她进行了一年的纸媒工作,随后来到江苏广电网站(现网络传播部)任职。从一名网络新闻编辑到现在的网络传播部的主任助理,刘老师自己总结道,她的工作经历是由一个单纯的网络编辑向复合型的网络新媒体工作者转型的一个过程。

作为一名融媒体网络新闻工作者,刘娟老师阐述了网络新闻创作的大致发展过程。她说道,网络传播部门其实一直是江苏广电在新媒体工作和媒体融合工作方面的一个排头兵。部门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上有过许多尝试,其中包括年上线的荔枝新闻客户端,它也是全国省级广电的第一个新闻客户端。

随着硬件的发展,所有媒体内容的互联网化是她对媒体融合的理解。刘娟老师在尝试中不断推动自己掌握新的技能,这种不断的学习过程帮助她完成了在数字化背景下的转型。

自媒体浪潮席卷,专业记者的自身价值受到了新的考验。在刘娟老师看来,与普通内容生产者相比,记者在内容创作中应该发力的方向是对事实的深度调查,对来龙去脉的溯源,包括以此衍生的影响辐射,这些也是记者的优势所在。

随着新闻行业边界的不断扩大,记者一方面应该提升他在新闻操作上的技能优势,另一方面要找到他的垂直领域,并在其垂直领域上做一些探索。另外,刘娟老师建议未来可能从事新闻行业的学生们在学习好技能的同时,要了解互联网,紧跟互联网发展趋势。

总结

完成《建国70周年江苏新闻工作者口述史研究》项目还需要更多的口述史料,这些口述史料将来自于更多不同年龄段、奋战在不同媒体、履行着不同角色的新闻工作者,团队成员们也将通过这些亲历者们的口述,真实、具体、亲切地感知新闻事业的发展脉络,更好地探寻新闻工作者的新闻人生,并向这些长期奋战在一线的新闻工作者们致以敬意。

往期回顾

迎新攻略

NNU新生大数据

南师校友徐则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暑期实践风采

实地考察,调研民生,用社会调研探索生活百态

文案

江苏新闻人口述史调研”团队

图片

江苏新闻人口述史调研”团队

编辑

陈琦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sushizx.com/jsxw/109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