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年8月10日地 点:南京主持人:姚建红 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副司长嘉 宾:王咏红 江苏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江苏省医改办主任陈亦江 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徐东红 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兰 青 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李少冬 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以下内容仅摘录要点姚建红: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国家卫生计生委专题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介绍江苏综合医改试点工作进展,我们来到江苏省南京市现场召开。今天发布会现场邀请到江苏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江苏省医改办主任王咏红女士,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陈亦江先生,副主任徐东红女士,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兰青先生,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李少冬先生。我是国家卫生计生委体制改革司副司长姚建红。欢迎5位嘉宾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问题。首先,请王咏红主任为大家介绍江苏综合医改工作有关情况。王咏红:尊敬的姚司长,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医改办给我们搭建这样一个平台,向各位新闻媒体朋友介绍江苏综合医改试点情况,也感谢各级新闻媒体长期以来对江苏医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江苏深化医改创新做法连续7年入选全国十大医改新举措,年以来中央媒体近百次对江苏医改工作作了报道。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的第一站就到了镇江乡镇卫生院,并作出重要指示。年以来,刘延东副总理5次到江苏调研座谈,今年5月又在江苏专题汇报上作重要批示,充分肯定江苏综合医改试点工作;国家卫计委李斌主任也先后5次到江苏现场指导,今年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江苏医改搞得很好,医院改革等硬骨头,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坚持“三个到位”,构建强有力改革推动机制全省上下强势推进医改试点,努力做到组织领导、政策配套、财政投入“三个到位”。一是在组织领导上,省委省政府成立由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出台试点方案、两次召开会议推进医改工作。各地也建立相应领导组织,形成上下联动、多部门共同发力的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医改工作联系点制度,省医改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单位分片包干。全省各级层层签订医改工作责任书,省委改革办等10余次组织开展工作督查和考评,督促推动任务有效落实。二是在政策配套上,立足东部省份特点,坚持“三医联动”,注重顶层设计和制度衔接,出台政府投入、价格改革、医保支付、编制管理、薪酬改革等47个文件,明确许多突破性政策和创新性举措,医改政策框架基本形成。三是在财政卫生投入上,省委、省政府明确,要像前些年抓教育、科技那样,相对集中资源、集中力量加大医改投入,以投入换机制,强化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到年全省各级财政卫生投入达到亿元左右。年、年省级一般预算医疗卫生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22.1%、二、着眼“八个同步”,医院综合改革一是坚持价格调整、医保支付、政府投入多管齐下,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在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的基础上,去年10月底全省所有家部省市区属、部队、高校、企医院全部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各地按照省明确的范围和标准积极落实6项公立医院投入政策,因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收入作为政策性亏损由各级财政补偿,今年省对各市、县分别补助万元、万元,安排1.6医院。同医院长期债务纳入政府性债务统一管理,逐步予以化解。南京、无锡等10医院债务纳入政府化债平台,并确定年化债金额,省财政对各地给予奖补。二是创新编制管理和人事薪酬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医院运行活力。已有11医院管理委员会,家二、医院积极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出台医药费用增长控制指标和措施,明确年到年,各医院每门急诊人次平均医药费用、每出院患者平均医药费用年均增幅不超过5%。推行检查结果互认,年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通过互认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约4.36亿元。二、三级医院普遍建立药品使用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系统,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医院百张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为13.68%,远低于国家20%的要求。全省95%医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家医疗机构开展日间手术4万多例,患者平均在院时间1—2天,费用普遍降低,最高降幅达50%。同时,从今年7月1日起,除儿童医院外,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年底前,除儿童医院外,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积极推行中医药多专业一体化综合服务模式,改善患者就诊体验。四是实施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合理降低药品价格。坚持以省为单位网上采购,省市联动,实行带量采购、量价挂钩、招采合一,既体现竞争公平性、保证药品质量,又通过充分竞争挤干药价水份,保持江苏相同品质药价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全省第一批直接挂网采购产品已完成省级资质审核、市级价格谈判,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上网采购;第二批(竞价、议价、限价挂网)采购产品已经完成省级资质审核工作。年,率先开展医疗机构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第一批中标产品价格平均下降19.83%、第二批下降23.41%。率先建立短缺药品储备制度,根据临床监测情况动态调整《江苏省短缺药品目录》,建立4个省级短缺药品储备点,较好地满足了群众对“救命药”的需求。三、注重“四化建设”,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一是推动基层机构示范化,各项政策和投入全方位向基层倾斜。二是实施资源纵向一体化,医院优质资源下沉。目前,全省已建立医联体个;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实现全覆盖。三是推行签约服务个性化,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四是实行服务价格和医保报销差别化,引导群众到基层就诊。四、突出“四个重点”,不断完善新农合制度五、坚持多措并举,大力发展社会办医六、实施“三个一”工程,医院和93%医院均建立电子病历系统。姚建红:谢谢王主任。通过王主任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江苏综合医改试点工作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为便于大家更加全面地了解有关工作的最新进展和成效,我们准备了散发材料,大家也可以参考使用。年8月10日专题发布会材料一:江苏综合医改试点工作进展情况一、坚持“三个到位”,构建强有力改革推动机制一是组织领导到位。二是政策配套到位。三是财政投入到位。二、着眼“八个同步”,医院综合改革一是坚持价格调整、医保支付、政府投入多管齐下,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二是创新编制管理和人事薪酬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医院管理和服务改善。已有11个设医院管理委员会,由同级政府领导任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把分散在编办、卫计、人社、药监部门的相关职能进行归拢,医院资产运行的主体责任。家二、医院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家二、医院实行总会计师制度,家二、医院实行成本核算控制,家二、医院投保医疗责任险。出台医药费用增长控制指标和措施,明确年到年,各医院每门急诊人次平均医药费用、每出院患者平均医药费用年均增幅不超过5%。严格“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管理,二、三级医院普遍建立药品使用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药品使用管理。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医院百张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为13.68%,远低于国家20%的要求。年医院和94.4%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家医疗机构开展日间手术、病种达47个,日间手术病例近4万例,患者平均在院时间缩短至1—2天、费用普遍降低,最高降幅达50%。同时,从今年7月1日起,除儿童医院外,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年底前,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在全省推行中医药多专业一体化综合诊疗服务模式,有效改善患者就诊体验。四是探索形成江苏特色药品集中采购模式。按照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精神,推进新一轮药品集中采购。建立分类采购机制,将所有药品分为竞价采购、议价采购、限价挂网采购、直接挂网采购、备选采购、询价采购、备案采购等7种类型进行采购。采取省市联动形式,省级负责通过分类采购方式确定省级入围产品和价格,市级负责组织本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与入围企业进行价格谈判,确定成交产品及其价格,省市共同完成集中采购全过程。实行分组评审策略,对采购金额高、临床用量大的品种,划分四个评审分组,并科学设定指标体系,确保把质量相近的产品放在一个层次上竞争,体现竞争公平性、保证药品质量。创新竞价采购办法,在省级评审产品入围数量上体现“宽”,在入围价格上体现“严”,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医疗机构临床用药需求,并通过充分竞争挤干药价水份。进行药价动态调整,根据市场供求变化和其他省份的招标结果,动态调整药品价格,保持江苏相同品质药价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全省第一批直接挂网采购产品已完成省级资质审核、市级价格谈判,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上网采购;第二批(竞价、议价、限价挂网)采购产品已经完成省级资质审核工作。年,率先开展医疗机构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第一批中标产品价格平均下降19.83%、第二批下降23.41。率先建立短缺药品储备制度,根据临床监测情况动态调整《江苏省短缺药品目录》,建立4个省级短缺药品储备点,较好地满足了群众对“救命药”的需求。三、注重“四化建设”,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一是推动基层机构示范化,各项政策和投入全方位向基层倾斜。二是实施资源纵向一体化,医院优质资源下沉。目前全省已建立医联体个,力争到医院与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进入医联体。三是推行签约服务个性化,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四是实行服务价格和医保报销差别化,引导群众到基层就诊。四、突出“四个重点”,不断完善新农合制度五、坚持多措并举,大力发展社会办医六、实施“三个一”工程,加快智慧健康建设步伐









































白癜风的症状有哪些
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sushizx.com/jsly/136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