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求职招聘交流QQ群 http://www.sbkidsco.com/fengshang/chaoliu/1237.html 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在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广泛征求业内专家意见和系统梳理教育信息化重大进展、典型经验的基础上,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国教育报》“信息化”专刊、《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智慧教育研究中心等联合评选推出“年度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大热点新闻”。 一、国家密集规划部署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年作为“十三五”规划之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文件,明确提出到年,基本建成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全国、多级分布、互联互通的数字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 继年颁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年)》后,年教育部又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再次对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全面规划部署。《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4大转变为基石,重点规划确立了“四个提升”与“四个拓展”的任务。 二、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道路进一步确立 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首次提出,“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在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上,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的内涵,这就是形成“一个核心理念、两个基本方针”的特色发展道路。核心理念就是强调“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基本方针是“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 三、教育信息化领域学术期刊主动担当,影响力不断提升 教育信息化是创新的领域,创新的领域离不开理论的创新支持,教育信息化领域学术期刊不断提升影响力。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显示,《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远程教育杂志》《现代远程教育研究》《开放教育研究》《现代远距离教育》等7种CSSCI期刊,无论是综合影响因子还是复合影响因子,近几年始终在大幅度提升。年最高的分别达到7.和4.,居教育类期刊之首,7种期刊的平均综合影响因子和复合影响因子分别高达4.和2.,在教育学科门类期刊中独树一帜。 四、教育信息化典型示范引导迈新步 年教育部加大了典型示范推广力度。特别启动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示范培育推广计划”,首次开展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遴选活动,并召开全国边远、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现场会。年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现场会所介绍的信息化应用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具有“以应用为驱动深度融合,源于问题、基于实际、有效可学”的共性特点。现场会期间,上万人观摩了同期举办的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活动。 职业教育系统以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形式为主抓手,推动职业院校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截至年,累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教师愈万名,参加国家、省、市、校四级赛事的教师超过30万人。 五、“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成为中国教育信息化独特品牌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在开启后至年年底的1年多时间内,有多万名中小学教师参与,“晒课”多万节,而在年又有更大发展,新“晒课”多万节,使其总数超过万节。在短时间内有众多的教师踊跃提供海量的课程优质资源,显示出广大教师参与“晒课”的热情高涨,为“晒课”数翻番做出了奉献。 六、创新以信息化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和中小学德育的理论与方法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重点推介了抢占网络新阵地的“互联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借助网络大数据,把握学生思想新动态;打造校园云媒体,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空间;嵌入生活微时间,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资源;突出师生双主体,构建网络思想引领新机制。 “中国梦——行动有我”全国中小学生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成为中小学德育实践创新的成功之举,在线报送微视频作品件,有万人次点播,网络投票万余人次。作为首次创新的大规模的中小学网络化德育活动,组织工作做得扎实有效。 七、教育信息化管理越发科学规范,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初步建成 教育部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相继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出台了《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展信息系统进展管理办法(试行)》,全面建成覆盖全国各教育阶段的学生、教师、学校经费资产及办学条件数据库,为每一名学生和教师、每一所学校及其资产建立唯一电子档案,实现全部数据的“伴随式”收集,实现学生与教师“一人一号”、学校“一校一码”,11个“教育服务与监管体系信息化建设”项目已完成并且通过验收。年教育信息化督导工作向常态化发展。 八、“互联网+”教育研究孕育新突破 年“互联网+”教育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年教育刊物发表的“互联网+”的研究论文数量刚刚过百,而年猛增至近千。年有20多种教育学科CSSCI来源期刊刊载“互联网+”的论文,《新华文摘》等刊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