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dflx/ 5月19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朱德明、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王备新、省环科院杨国栋出席发布会,介绍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现状及成效,并回答记者提问。省生态环境厅宣传教育处副处长杜其松主持发布会。 杜其松: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生物多样性是检验自然生态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是重要一环。近年来,江苏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丰富的物种营造出良好生存基础。太湖“吉祥三宝”(桃花水母、白鹭、地衣)开始重现,连云港灌河口四腮鲈鱼和伪虎鲸结对洄游,成为生态环境改善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动样本。江苏一直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将对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现状及成效进行解读发布。 朱德明:江苏江河湖交错,水网密布,是著名的水乡。江苏自古自然禀赋优良,生物多样性丰富。我省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高度重视。 加强制度建设年,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年》(苏环发〔〕5号),确立了六大战略任务20大行动。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苏发〔〕24号),确立了加快筑牢生物多样性网络,全面开展本底资源调查与编目,建成省级生物多样性数据平台。年出台了《江苏省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将中华鲟、长江鲟、长江江豚为代表的珍稀濒危物种的拯救工作摆上了重要位置,加大了长江水生生物重要栖息地保护力度和关键生境保护修复工程。省生态环境厅与水利厅、农业农村厅出台了《江苏省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从更大范围内保护全省生物多样性。 严格生态空间管控,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目前,江苏省已建立包括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内的各级自然保护区31个,占江苏面积的5.5%,全省自然湿地保护率高达46.2%,各级自然保护区庇护省内近六成物种。 年,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和原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要求,省政府印发《江苏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规划》(苏政发〔〕74号),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生态保育区和核心景观区、风景名胜区的一级保护区(核心景区)等8大类个区域.27平方公里纳入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约占全省陆域国土面积的8.21%,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域的要求,实行最严格的空间管控措施。 年1月,省政府在动态优化调整《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苏政发〔〕号)的基础上印发了《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苏政发〔〕1号),围绕“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的总体目标,最终确定了15大类块陆域生态空间保护区域,总面积.24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域国土面积22.49%,比年增加了0.26%。其中,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陆域面积维持不变,生态空间管控区域面积为.97平方公里,占全省陆域国土面积的14.28%。 开展了全省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试点-年,根据《关于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试点工作的通知》(苏环办〔〕号),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原江苏省环保厅)在全国率先启动县域生物多样性摸家底、促保护、定目标的行动。目前,全省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试点工作,组织了省内外科研院所、高校等共31个团队的余调查人员,共完成条样线、个样点、个样方的调查采样工作,累计投入余万元,完成了39个试点区域的调查,至年底基本完成了《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的近期目标。 我们后续工作将重点围绕江苏特色的生态系统如长江干流流域、太湖流域、洪泽湖流域、滨海湿地、宜溧宁镇山区等开展物种补充调查,并开展物种数据库建设,逐步形成完整的江苏“家底”。 杜其松:下面,各位记者朋友可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媒体提问环节省广电总台融媒体中心记者高涵:刚才朱处长介绍了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其中提到全省开展的本底调查工作,我们想了解一下,目前全省调查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备新:根据-年江苏省开展的39个试点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结果,共记录省内物种数种,物种种类构成较为复杂,其中陆生维管束植物共计种,陆生脊椎动物共计种,陆生昆虫共种,淡水水生生物共计种。共记录到珍稀濒危物种种。试点调查到的种类数通常占实际种类数的70-85%左右,可以预测出江苏的生物物种数至少在,甚至可能达到种以上。这跟江苏这几年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投入的力量和重视程度有关。 成效方面,目前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从年的65.4上升到年的66.4,对比年增加了1.0,增长幅度较大,处于良好状态,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的稳步持续增长。13个设区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全部在60以上,处于良好状态。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值从年的0.71到年的1.55,对比年上升了0.79。年,近60%的断面水生生物多样性由贫乏或极贫乏状态转变为丰富或较丰富状态。 南京晨报记者刘通:蝴蝶一向被认为是生态环境状况最敏感的环境质量指示物种,目前江苏省蝴蝶多样性的保护现状是什么样的? 杨国栋:蝴蝶类群对环境的反应速度超过鸟类和其他昆虫,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高灵敏性环境变化指示生物,也是陆地生态系统指示生物的最佳代表,环境生境越复杂,蝶类物种越多。-年江苏省共监测到种蝴蝶,比往年数量有所增加。覆盖到历史江苏省分布蝴蝶种类历史记录的76.97%,以蛱蝶科数量较多,其中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凤蝶,它的分布范围也在进一步扩大,说明江苏有更多地区拥有适宜蝴蝶生存的环境。 新华日报记者颜颖:我们注意到,江苏省这几年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明显成效,那么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出发,有哪些特有的物种能为评估环境质量提供依据? 杨国栋:有一些生物我们称之为环境指示物种,需要在良好的环境中才能生存,比如水生生物指示物种有四鳃鲈鱼,江苏省连云港通过加大海洋环境治理,于年在灌云县灌河入海口燕尾港重新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四鳃鲈鱼,因其对生存环境和洄游江河的水质要求甚高,四鳃鲈鱼的重新发现标志了灌云县近岸海域水质的改善。两栖动物指示物种有虎纹蛙,在盱眙县境内首次发现了11只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野生虎纹蛙成体,这种类群的发现,证明了盱眙县近年来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持续好转。 南京电视台记者原玲:现在社会上有一些自发组织的动物植物保护团体,倡导全社会共同保护动植物。那么作为政府部门,我们通过什么方法进一步引导公众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中来? 朱德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老百姓息息相关,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我们也在努力探索公众参与的途径,科普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知识,引导市民进一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 利用每年的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组织相关的宣传活动。今年我们省里的宣传活动将在5月22日当天在南京市浦口区开展,也欢迎在座的新闻界的朋友一同参与。 设计生物多样性标识。为彰显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特色,我们将省内具有代表性的生物(江豚、麋鹿、宝华玉兰、丹顶鹤等)图案结合我省简称“蘇”字,设计了代表江苏的生物多样性LOGO供大家投票,根据投票结果确定了我省正式的LOGO。去年12月,江苏省政府还加入了爱知生物多样性联盟,将我们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正式与国际接轨。同时,开展“绿岛”和生态安全缓冲区标识征求设计工作。 开展视频征集。近期,我们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