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酸酸甜甜,是很多孩子喜欢吃的水果。可是,不少宝妈发现,市场上卖的草莓长得奇形怪状的。很多家长都担心这些草莓是不是打了激素,会对宝宝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家里的老人,把个头大、果肉空腔、颜色太红的草莓,都看作是“激素草莓”的特征。那么,这种草莓真的有问题吗?

真相:

激素有好有坏,人生病需要用激素调节,植物同样也需要。激素能调控植物开花结果、生熟衰老、休眠萌发,是一种生长调节剂。大多数情况下,草莓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打激素。

市场上的草莓越来越大,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品种好了,另外就是近年来普遍推广了疏花疏果等科学种植技术。

网上盛传的“激素草莓辨别法”并不科学,属于个人主观臆测。如果买的草莓个头大又红,不用太担心,清洗干净后就可以吃了。

除了草莓,相信大家经常在家庭群收到长辈们发的各种“健康养生”文章,哪些食物要多给孩子吃,又有哪些食物吃了会中毒。

有哪些食物本来很健康,却“夭折”于长辈们的朋友圈呢?

给宝宝吃豆腐,会导致性早熟?

有的媒体说,豆制品里面含有一种类雌激素“大豆异黄酮”,可能导致婴幼儿性早熟。

真相:

类雌激素并不等同于人体的雌激素,只是因为和雌激素中的雌二醇结构相似而被称为植物雌激素,而且在豆制品中含量也十分有限。

像是近视一样,孩子性早熟也分为真、假性。真性性早熟可能是颅内感染、外伤或肿瘤引起的,也可能是找不到任何原因的所谓“特发性的中枢型性早熟”;假性性早熟的病因也很多,比如说卵巢和睾丸长了肿瘤,刺激身体分泌性激素,导致过早发育。所以如果孩子出现性早熟问题,医院排除器质性病变。

豆制品不好的地方在于孩子吃多了容易胀气,因为含有一定的低聚糖。但它本身是植物来源的优质蛋白,很适合宝宝食用,适量即可。

千滚水,会致癌?

千滚水,也就是煮沸了很长时间(反复煮沸)的水。传言喝这样的水会致癌,究其依据,主要是说其中所含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物质。

真相:

其实,水在反复烧开的过程中,由于高温缺氧的问题,的确会导致水中部分硝酸盐物质转化成亚硝酸盐。

经过实验测定,自来水当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0.毫克/升,烧开一次之后数值为0.毫克/升,继续烧开20次之后的含量是0.毫克/升。而生活饮用水中亚硝酸含量是有明确“国家标准”限定的,数值是≤1毫克/升。也就是说,想达到该限值,理论上需要把水煮沸次。

鸡蛋和糖不能一起吃?

坊间流传的关于“鸡蛋和糖不能一起吃”最多的说法是:“鸡蛋和糖在高温作用会生成糖基赖氨酸,而这种物质会破坏身体中本身有益的氨基酸,会对身体产生毒性”。

其实,鸡蛋和糖发生的是著名的“美拉德反应”,这种反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烤肉、红烧猪蹄和烘焙面包,都是由于发生这种反应而产生的独特香味和色泽。这种反应对身体不存在伤害,反而在食品加工领域很常见。要说真的有什么负面作用,那就是导致鸡蛋中赖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物质含量降低,影响蛋白质整体质量,但和有毒有害无关。

此外,美拉德反应在烘焙、烧烤等高温烹调和少水加热的条件下才会发生,就算在糖水煮鸡蛋中可以发生,反应程度也非常小。

儿童专用食品更靠谱?

当下,很多商家利用家长们为孩子舍得投入的心理,专门设计了号称高钙、高锌、高DHA等的儿童食品。

其实,这些冠之以儿童专用的食品,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并不大。如果你仔细对比一下营养成分,甚至可能发现有些儿童专用食品与普通食品几乎无异。有的儿童食品为了在口感上吸引小朋友,甚至添加了比成人更多的糖、盐和脂肪。

所以,在给儿童购买食品时,家长不要被食品包装上的“儿童”、“幼儿”字样所误导,而是要从营养需求及食品安全出发,细读配料、成分标签。

此外,我们从小到大,听长辈说得最多的有关吃的误区,就是“食物相克”理论了!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一一破解:

菠菜+豆腐

传统理论来讲,菠菜中的草酸会和豆腐中的钙产生草酸钙导致钙不吸收,事实上这种影响很很小。

想喝菠菜豆腐汤放心大胆的吃,在吃菠菜前先将菠菜用水焯一边,就可以大大缓解这个问题。

维生素C+虾

说维生素C具有还原作用,可以将五价砷还原成三价砷,一起吃会造成食物中毒,这也是错的。

首先可食用虾中的砷含量都在安全范围内,其次我们常吃的食物中维生素C的含量还达不到可以发生还原作用的食用量。所以正常来吃,没有问题的。

螃蟹+柿子

这个肯定很多人都听说过,螃蟹喝柿子一起吃容易结石。其实吃柿子之所以容易长结石,是因为柿子中含有一种叫鞣酸的物质,这种物质喝蛋白质结合会形成鞣酸蛋白,这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像石块一样的坚硬物。

是否形成结石与柿子的涩成度成正比,越涩越容易形成结石,一般来讲中等大小的柿子,一天吃一个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不过,要注意:螃蟹性寒,宝妈和宝宝要注意一次别吃太多。另外,最好不要吃没有成熟的柿子。

鸡蛋+豆浆

很多人习惯早餐喝豆浆吃鸡蛋,但是有言论说豆浆喝鸡蛋不能一起吃,原因是因为豆浆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质会影响胰蛋白酶的吸收,从而影响鸡蛋的消化和吸收。

其实大豆中确实有胰蛋白酶抑制物,但是这种物质会随着豆浆的加热而失活,从而不具有抑制蛋白酶活动的功能,所以豆浆和鸡蛋一起吃,是没有问题的。

土豆+鸡蛋

有些电视剧里经常出现这个梗,一起吃鸡蛋和土豆,结果中毒死了。这个一点道理都没有。

两者搭配既有鸡蛋的优质蛋白质,还有土豆提供的细腻淀粉和维生素等,非常适宜给孩子吃。

PS:长芽的土豆不要吃倒是真的。

没有“食物相克”,为啥吃完身体会不适?

既然没有食物相克,那为什么有的孩子吃完以后身体确实会产生不适呢?我们认为主要还是以下几点:

细菌感染

这点主要发生在海鲜上,吃了被污染的海产品,又吃了另一种食物导致的肠胃或其他疾病,那可能就会产生一种新的“食物相克”了。

过敏或不耐受对孩子来说,过敏也是引起肠胃不适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过敏,有些孩子的肠胃可能不能消化分解某种特定的食物,从而引发胀气、腹泻等。对某些食材敏感比如辣椒,番茄酱等味道比较冲的食材,可能有些人吃了以后会刺激胃黏膜引发消化问题,也会引起腹泻。一次性吃太多任何事情都要有个度,吃也是一样。一次吃太多的水果等,可能肠胃一下吸收不了其中的果糖,那就会造成腹泻现象。1、菠菜+豆腐

邀请函

INVITATION

蛟龙少年科考队已集结完毕,

请小朋友快速入队,

跟保林叔叔、大科学家一起开启冒险之旅吧!

快点扫描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jiangsushizx.com/jsly/11462.html

------分隔线----------------------------